[發明專利]一種智能船舶繁忙水域自主航行仿真測試環境構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4644.6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90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原;張慧麗;張露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齊勝杰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船舶 繁忙 水域 自主 航行 仿真 測試 環境 構建 方法 | ||
1.一種智能船舶繁忙水域自主航行仿真測試環境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采集實際的繁忙水域的環境信息;
步驟S2、根據采集的環境信息,確定船舶速度模型和船舶交通流模型并獲得交通流流量;
步驟S3、根據所述交通流流量,確定船舶交通量模型并獲得船舶交通量;
步驟S4、根據所述船舶交通量,并結合計算機預先生成的繁忙水域中船舶隨機動態參數,在三維場景內構建仿真測試環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境信息包括:交通流密度、交通流寬度和航道長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根據采集的航道長度確定船舶速度模型,公式為:
式中,Vt為平均航行速度,S為航道長度,ti為第i艘船舶通過該航道的形成時間,n為觀測航行時間的次數;
根據平均航行速度Vt得到交通流速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根據獲得的交通流速度和采集的交通流密度、交通流寬度確定船舶交通流模型,公式為:
Q=ρ·V·W
式中,Q為交通流流量,單位為艘/小時,即單位時間間隔為一小時內的交通量,ρ為交通流密度,單位為艘/海里,V為交通流速度,單位為節,W為交通流寬度,單位為海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根據獲得的交通流流量確定船舶交通量模型,公式為:
式中,為船舶交通量,Q為交通流流量(艘/小時),即單位時間間隔為一小時內的交通量,m為時間間隔數,將一小時分割位m個時間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繁忙水域中船舶隨機動態參數包括船舶類型、船舶尺寸、船舶位置分布和船舶速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類型包括運輸船、工程船和漁船,將運輸船、工程船和漁船數量的比例分別用q1、q2、q3表示,q1、q2、q3滿足以下公式:
q1+q2+q3=1
船舶類型的概率密度函數f(x)滿足:
式中,x表示船舶類型,x=1,2,3分別表示船舶類型為運輸船,工程船,漁船;q表示不同類型船舶的比例;
船舶類型的概率密度的分布函數F(x)滿足:
式中,F(x)分別表示不產生船舶,產生運輸船,產生工程船和產生漁船時的分布函數。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位置分布為:
式中,p(y)表示在一個計數間隔時間t內到達y艘船舶的概率,λ表示一個計數間隔時間t內船舶的平均到達率,t表示每個計數間隔的時間,a為任意正整數。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繁忙水域中船舶隨機動態參數由隨機發生器產生,生成均勻分布U(0,1)和標準正態分布N(0,1)隨機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科技大學,未經青島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464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接接頭、噴桿組件和清洗裝置
- 下一篇:一種實時SAR圖像目標檢測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