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下穿運營橋梁輕質路基結構、設計與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4455.9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50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偉志;劉勇;朱曦;周成;葉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2/00 | 分類號: | E01B2/00;E02D5/34;E03F5/04;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劉蕓蕓 |
| 地址: | 610031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運營 橋梁 路基 結構 設計 施工 方法 | ||
1.下穿運營橋梁輕質路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雙排長樁(11)、短樁(12)、輕質本體(2)、U型輕質槽(3)和排水溝(5);
路基的兩端分別設有所述雙排長樁(11),所述雙排長樁(11)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并相對于所述短樁(12)靠近橋梁基礎(61),所述短樁(12)設置在所述長樁(11)內側的所述路基底部;
所述輕質本體(2)設置在所述長樁(11)和所述短樁(12)的樁頂上,所述U型輕質槽(3)設置在所述輕質本體(2)的頂部,所述U型輕質槽(3)內填筑有土質填料(4);
所述長樁(11)和所述短樁(12)上部錨入連接鋼筋(21),所述長樁(11)和所述短樁(12)樁頂設置有鋼筋層(22),所述鋼筋層(22)呈網狀結構,所述鋼筋層(22)與所述連接鋼筋(21)固定連接;
所述長樁(11)與所述短樁(12)的樁徑和樁間距相同,所述長樁(11)和所述短樁(12)均采用復合輕質樁,所述復合輕質樁包括成樁輕質體(8)和復合加筋籠(7),所述復合加筋籠(7)埋設在所述成樁輕質體(8)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運營橋梁輕質路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加筋籠(7)包括沿周向間隔設置的豎向土工格柵(71)和沿豎向間隔設置的環形土工格柵(72),所述豎向土工格柵(71)與所述環形土工格柵(72)交匯連接為一體,相鄰兩條所述豎向土工格柵(71)與相鄰兩條所述環形土工格柵(72)之間形成四邊形網孔,所述復合加筋籠(7)與地基鉆孔孔壁之間設有保護層(8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運營橋梁輕質路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5)設置在所述輕質本體(2)的兩側的地基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運營橋梁輕質路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本體(2)包括普通輕質土,所述U型輕質槽(3)包括高強輕質土,所述輕質本體(2)和所述U型輕質槽(3)兩側邊坡坡率一致,且所述邊坡坡率不小于0.2,所述輕質本體(2)沿路基高度方向間隔拉通設有橫向土工格柵(2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運營橋梁輕質路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質填料(4)厚度不小于路基基床表層厚度。
6.用于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下穿運營橋梁輕質路基結構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確定下穿運營橋梁(6)地基(D)巖土重度,輕質土重度,土質填料(4)重度;
S2:設定樁徑、樁間距、短樁(12)樁長、長樁(11)樁長和輕質本體(2)置入地基(D)深度;
S3:確定輕質本體(2)、U型輕質槽(3)、土質填料(4)和上部軌道結構的重量;
S4:確定路基橫向復合輕質樁數量;
S5:確定安全系數;
S6:判斷步驟S5得到的安全系數是否處于安全系數的預設范圍之內,若不是,則調整步驟S2的參數,再重復步驟S3到步驟S5,直到安全系數處于預設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445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煤炭生產用高效傳輸裝置
- 下一篇:一種智能家居用室內設計玄關隔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