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用污泥自動排放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3798.3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48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國梁;劉廣榮;李勇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光和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樂易聯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余哲瑋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污泥 自動 排放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污水用污泥自動排放裝置,驅動組件、第一繩索組、第二繩索組、濾渣柵欄板、攪動棒和封堵組件,所述第一繩索組一端與驅動組件連接,另一端與濾渣柵欄板連接,所述第二繩索組一端與驅動組件連接,另一端與攪動棒連接,所述封堵組件包括堵塞塊以及通過多根立桿固定在堵塞塊正上方的限位帽,所述堵塞塊一側側壁與上表壁之間加工有出泥孔道,出泥孔道內活動嵌放有用于封堵出泥孔道的堵塞球,所述濾渣柵欄板位于限位帽的上方,且濾渣柵欄板下表面固定有提拉繩索,提拉繩索一端穿過限位帽并與堵塞球固定連接。本發明具有結構相對簡單、成本不高、易于維修且排污比較充分的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凈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水用污泥自動排放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來說,基本上各大工業領域都會涉及到污水排放問題,污水都是收集在一箱體或一水槽內進行初步處理后再排放給下游進行二級處理。而這些用于初步處理污水的箱體或者水槽使用一段時候后其內會沉積一定厚度的污泥。
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來處理或排放內部的污泥,第一種是在箱體或水槽底部安裝排泥管,排泥管上安裝電控閥或手控閥,需要排泥的時候打開閥門即可排泥,這種方式的主要缺陷是閥門承壓能力不足時容易出現泄露問題,并且打開閥門一瞬間,底部聚集的污泥蜂涌而至容易出現瞬間堵塞額情況,同時大顆粒物也容易堵塞排泥管,導致維修起來相當不方便,因此這種方式雖然比較經濟,但是排污效果不好;
第二種是在箱體或水槽底部安裝自動刮泥機構,配合設計需要形狀的刮泥口來將污泥排出,這種方式成本不僅比較高,而且機構的整體結構相對比較復雜,維修起來相當不方便,需要工作人員在箱體或水槽底部較長時間地觀察故障原因及進行維修處理,一旦污水和污泥不能及時排出而發生故障后,對工作人員的維修環境也是一種挑戰;
第三種是采用抽送的方式,將剩余高污泥濃度的污水一起抽送出來集中處理,這種方式針對小型的箱體或水槽效果較好,一旦箱體或水槽體型過大就需要采用大功率的抽泥泵,成本增高不說,這樣抽出來的污泥不僅不方便收集(高射噴出),而且底部始終有部分污泥無法排出而導致排污不干凈,因此這種方式存在使用局限和排污效率相對不高的缺陷。
介于以上主要三種目前污水排泥情況,亟需設計一種結構相對簡單、成本不高、易于維修且排污比較充分的污泥自動排放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用污泥自動排放裝置,該裝置具有結構相對簡單、成本不高、易于維修且排污比較充分的優勢。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污水用污泥自動排放裝置,驅動組件、第一繩索組、第二繩索組、濾渣柵欄板、攪動棒和封堵組件,所述第一繩索組一端與驅動組件連接,另一端與濾渣柵欄板連接,所述第二繩索組一端與驅動組件連接,另一端與攪動棒連接,所述封堵組件包括堵塞塊以及通過多根立桿固定在堵塞塊正上方的限位帽,所述堵塞塊一側側壁與上表壁之間加工有出泥孔道,出泥孔道內活動嵌放有用于封堵出泥孔道的堵塞球,所述濾渣柵欄板位于限位帽的上方,且濾渣柵欄板下表面固定有提拉繩索,提拉繩索一端穿過限位帽并與堵塞球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動力電機、底座和卷筒,所述卷筒的側環面與底座固定連接,卷筒內沿其軸向設置有可轉動的轉軸,轉軸的兩端均穿出卷筒,且穿出部分上套裝有收繩盤,所述第一繩索組包括兩股第一繩索,兩股第一繩索一端分別采用同種繞向纏繞在兩個收繩盤上,兩股第一繩索另一端分別與濾渣柵欄板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底座兩側均固定有用于限制第一繩索脫離收繩盤的限位端蓋,所述第二繩索組包括兩股第二繩索,兩股第二繩索的一端分別采用與第一繩索同種繞向方式纏繞在兩個收繩盤上,兩股第二繩索的另一端分別與攪動棒的兩端固定連接,所述動力電機安裝在其中一側限位端蓋上,且動力電機的輸出軸可轉動地穿過限位端蓋并通過聯軸器與轉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帽的下表面加工有半球形孔,所述提拉繩索上端固定在濾渣柵欄板的下表面中心,提拉繩索下端穿過限位帽的中部并與堵塞球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光和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光和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37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