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通信訓練系統及訓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3697.6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54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欒萬春;楊子江;徐靜;管九皓;吳鵬;李鴻鵬;曲衷正;王革;孫波;常旭東;萬濤;楊永輝;田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朝陽供電公司;大連易聯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H04W24/08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2209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無線通信 通信 訓練 系統 方法 | ||
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通信訓練系統及訓練方法,包括頭端設備、中繼設備和終端設備,頭端設備發送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中繼設備根據載波訓練信號的頻率確定信號發送頻率,并對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進行增益,使用發送頻率發送增益后的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終端設備接收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并根據信號的頻率確定數據信號發送頻率、功率和調制方式。使頭端設備能夠實時感知所處環境的射頻信號傳輸參數變化,并將這種變化實時通知所述中繼設備和終端設備,確保所述中繼設備和終端設備的工作頻率、功率和調制方式與射頻傳輸參數變化相互匹配,提高整個無線系統的傳輸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通信訓練系統及訓練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作為光纖通信的補充,無線通信方式對電力配電側業務的支撐能力已有較大提高,越來越多的配電終端業務開始使用無線通信方式承載。現有的電力無線通信專網系統主要有包括230數傳電臺、LTE-230系統等技術體制。
電力230MHz數傳電臺雖已在電力系統長期應用,但存在著點對點通信容量小、帶寬窄采集周期長、頻率資源少利用率低、專業性強維護工作量較大等缺點,這種狀況已經成為制約電力230M數傳電臺在配電通信網的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而電力LTE-230無線寬帶通信系統,雖然支持雙向數據傳輸,視頻監控,集群語音等業務,具有廣覆蓋、海量用戶、高可靠性、高速率傳輸、實時性強、安全性強、頻譜適應性強等優點,但也存在投資大,特別是對于城郊、農村、偏遠地區來說,存在設備投資大、部署成本高等缺點。
同時電力設備所處環境特點決定了通信系統所處的高電壓、強電磁干擾、氣候環境變化大等惡劣射頻環境會降低無線載波信號的傳輸質量,進而降低通信效率。無線通信系統需要實時跟蹤射頻傳輸環境的變化并自我調整,即使是在嚴重干擾的情況下,也可提供高帶寬并且保證傳輸效率,從而實現數據的高速可靠通信。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230MHz電力專用頻率資源,采用頻譜感知技術,避免與其它無線通信系統間的干擾,實現不同無線通信系統的兼容,能夠實時根據射頻傳輸環境自我調整,對于利用現有230MHz電力專用頻率資源,建設能夠支持多種配電業務的230MHz頻段低功耗無線通信系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故此一種具備射頻環境感知和自我修正能力的無線通信訓練系統顯得尤為必要。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通信訓練系統及訓練方法,是一種用于電力230M頻段低功耗無線通信系統的通信訓練系統,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使所述頭端設備能夠實時感知所處環境的射頻信號傳輸參數變化,并將這種變化實時通知所述中繼設備和終端設備,確保所述中繼設備和終端設備的工作頻率、功率和調制方式與射頻傳輸參數變化相互匹配,提高整個無線系統的傳輸質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通信訓練系統,包括:頭端設備、中繼設備和終端設備,頭端設備與中繼設備間、頭端設備與終端設備間和中繼設備與終端設備間采用無線方式連接;
所述頭端設備用于發送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
所述中繼設備用于接收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根據載波訓練信號的頻率確定信號發送頻率,并對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進行增益,使用發送頻率發送增益后的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
所述終端設備用于接收增益后的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并根據增益后的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的頻率確定數據信號發送頻率、功率和調制方式。
進一步地,所述頭端設備能夠感知并跟隨所處地點的無線射頻環境變化,并能夠隨無線射頻環境的變化自動調整所述測距訓練請求信號和測距確認信號所描述的發送頻率、功率和調制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朝陽供電公司;大連易聯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朝陽供電公司;大連易聯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36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