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攜式氣動抗下肢深靜脈血栓按摩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3396.3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8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雪;張賀麗;李金秋;鐘莉莉;崔丹;王東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H9/00 | 分類號: | A61H9/00;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長春眾邦菁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張偉 |
| 地址: | 130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氣動 下肢 靜脈 血栓 按摩 | ||
本發明提供便攜式氣動抗下肢深靜脈血栓按摩器,涉及康復器械技術領域,該便攜式氣動抗下肢深靜脈血栓按摩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圓圈,所述套筒的數量共有兩個,且呈左右對稱,所述圓圈的內部放置有氣囊,所述圓圈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內部通過第一彈簧固定連接有擠壓桿,所述擠壓桿靠近圓圈中心的一側滾動連接有滾珠,該便攜式氣動抗下肢深靜脈血栓按摩器,達到了改善靜脈血流滯緩的效果,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能夠適用于不同腿部粗細的患者,提高了舒緩深靜脈血流的效果,降低了按摩裝置的生產成本,且體積小、質量輕,套筒和踩踏座采用組合式的設計,便于進行攜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康復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便攜式氣動抗下肢深靜脈血栓按摩器。
背景技術
血栓是指在活體的心臟和血管內,血液發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體質塊,其中下肢深靜脈血栓就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的肺柱塞是人類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險,而靜脈血流滯緩、血液高凝狀態和靜脈血管壁的損傷是形成深靜脈血栓的三大主要原因。
雖然對于血液高凝和靜脈血管壁損傷這些不定因素無法進行控制,但對于靜脈血流滯緩的現象能夠通過按摩腿部肌肉來進行改善,但傳統的下肢按摩器為智能電器,不僅體積大、質量重、不便于搬運,而且生產成本高,需要消耗電能,且對于不同腿部粗細的患者,無法進行快速有效的調節,降低了舒緩靜脈血流的效果。
為解決上述問題,發明者提供了便攜式氣動抗下肢深靜脈血栓按摩器,達到了改善靜脈血流滯緩的效果,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能夠適用于不同腿部粗細的患者,提高了舒緩深靜脈血流的效果,降低了按摩裝置的生產成本,且體積小、質量輕,套筒和踩踏座采用組合式的設計,便于進行攜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而提供便攜式氣動抗下肢深靜脈血栓按摩器。
便攜式氣動抗下肢深靜脈血栓按摩器,包括套筒、圓圈、氣囊、滑塊、第一彈簧、擠壓桿、滾珠、加壓球、泄壓閥、圓柱筒、活塞圓板、第二彈簧、連接管、踩踏座、第三彈簧、活塞踏板、通氣管、吸氣口。
其中:
所述套筒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圓圈,所述套筒的數量共有兩個,且呈左右對稱,所述圓圈的內部放置有氣囊,所述圓圈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內部通過第一彈簧固定連接有擠壓桿,所述擠壓桿靠近圓圈中心的一側滾動連接有滾珠,所述圓圈的左側連通有加壓球,所述加壓球左側的頂部轉動連接有泄壓閥,所述套筒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圓柱筒,所述圓柱筒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活塞圓板,所述活塞圓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圓柱筒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連接管,所述套筒的下方放置有踩踏座,所述踩踏座的頂部通過第三彈簧固定連接有活塞踏板,所述踩踏座內部第三彈簧的左側開設有通氣管,所述踩踏座內活塞踏板的下方開設有吸氣口;
優選的,所述圓圈的四周均固定安裝有限位塊,且左端的限位塊與加壓球固定連接,右端的限位塊與活塞圓板固定安裝,使得活塞圓板在帶動圓圈進行移動時,圓圈能夠在套筒的內部進行穩定的上下移動;
優選的,所述滑塊、第一彈簧、擠壓桿和滾珠的組合共有二十組,均勻分布在圓圈的內側,且位于氣囊靠近圓圈中心的一側,因此,當氣囊發生膨脹時,能夠推動滑塊向內側移動;
優選的,所述加壓球的內部通過空心孔與氣囊相連通,使加壓球能夠對氣囊進行加氣;
優選的,所述連接管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圓柱筒的底端和通氣管相連通,使得通氣管內的壓縮氣體能夠流入到圓柱筒中,進而來推動活塞圓板向上移動;
優選的,所述第三彈簧、活塞踏板、通氣管和吸氣口的組合有兩組,且對稱分布在踩踏座頂部的左右兩側,使其與上方的兩個套筒相匹配;
優選的,所述吸氣口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單向閥,使得活塞踏板向下移動時,氣體不會從吸氣口流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339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