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區塊鏈的V2G交易隱私保護方法、設備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2864.5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82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萬志國;張桐;劉衛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2 | 分類號: | G06F21/62;G06F21/64;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黃海麗 |
| 地址: | 266237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區塊 v2g 交易 隱私 保護 方法 設備 系統 | ||
1.基于區塊鏈的V2G交易隱私保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區塊鏈節點接收買方客戶端匿名發送的交易參數,將交易參數和買方客戶端生成的第一個零知識證明以智能合約的形式記錄到區塊鏈上;區塊鏈節點驗證第一個零知識證明的正確性,并將驗證通過的交易參數記錄在區塊鏈上;
區塊鏈節點接收買方客戶端匿名發送的擔保費用,將擔保費用和買方客戶端生成的第二個零知識證明以智能合約的形式記錄到區塊鏈上;區塊鏈節點驗證第二個零知識證明的正確性,并將驗證通過的擔保費用記錄在區塊鏈上;
區塊鏈節點接收賣方客戶端匿名發送的用于結算的支付憑證,將用于結算的支付憑證和賣方客戶端生成的第三個零知識證明以智能合約的形式記錄到區塊鏈上;區塊鏈節點驗證第三個零知識證明的正確性,并將驗證通過的支付憑證記錄在區塊鏈上;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將支付憑證轉化為對應數額的資金;將對應數額的資金發送給賣方客戶端;將擔保費用發送給買方客戶端;
其中,將對應數額的資金發送給賣方客戶端的步驟包括:區塊鏈節點接收賣方客戶端匿名發送的資金轉換請求;將資金轉換請求和賣方客戶端生成的第四個零知識證明以智能合約的形式記錄到區塊鏈上;區塊鏈節點驗證第四個零知識證明的正確性,并將驗證通過的支付憑證轉化為對應數額的資金;
第一個零知識證明,所證明的內容包括:
買方客戶端當前的零知識余額等于第一哈希值、買方客戶端生成的零知識金額等于第二哈希值、交易完成后買方客戶端的零知識余額等于第三哈希值、第一私密參數大于第二私密參數、或者第一私密參數與第二私密參數的差值等于第三私密參數;
第二個零知識證明,所證明的內容包括:
買方客戶端使用的零知識金額等于第二哈希值、零知識金額存在于預生成的默克爾樹中、或者,買方客戶端支付的擔保費憑證等于第四哈希值;
或者,第三個零知識證明,所證明的內容包括:
賣方客戶端應得的零知識金額等于第五哈希值、智能合約中的擔保費用憑證等于第四哈希值、或者,第四私密數據等于第二私密參數與設定公開參數的乘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交易參數,包括:擔保費憑證、最大支付次數和用于區分賣方客戶端和買方客戶端的一次性公鑰;所述交易參數,是由買方客戶端和賣方客戶端預先協商的參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區塊鏈節點驗證第二個零知識的正確性,并將驗證通過的擔保費用記錄在區塊鏈上之后;所述區塊鏈節點接收賣方客戶端匿名發送的用于結算的支付憑證步驟之前;還包括:
買方客戶端與賣方客戶端開始線下微支付交易,線下交易結束后,買方客戶端得到電能,賣方客戶端得到用于結算的支付憑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第四個零知識證明,所證明的內容包括:
賣方客戶端當前的零知識余額等于第六哈希值、待存入的零知識金額等于第五哈希值、操作完成后賣方客戶端的零知識余額等于第七哈希值、或者,第四私密數據與第五私密數據之和等于第六私密數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將擔保費用發送給買方客戶端;具體步驟包括:
區塊鏈節點接收買方客戶端匿名發送的擔保費用取回請求;將擔保費用取回請求和買方客戶端生成的第五個零知識證明以智能合約的形式記錄到區塊鏈上;區塊鏈節點驗證第五個零知識證明的正確性,并將驗證通過的擔保費用發送給買方客戶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五個零知識證明,證明的內容包括:
買方客戶端應取回的零知識金額等于第八哈希值、智能合約中的擔保費憑證等于第四哈希值、第七私密數據等于公開參數與設定私密數據的乘積、或,公開參數等于設定公開參數的差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286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