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項目與多平臺自適應的芯片設計FPGA原型驗證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2801.X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01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姣;高軍;孫龍鵬;趙天磊;周熊;代宇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22 | 分類號: | G06F11/22;G06F30/398;G06F115/02;G06F113/18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譚武藝 |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項 平臺 自適應 芯片 設計 fpga 原型 驗證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項目與多平臺自適應的芯片設計FPGA原型驗證方法及系統,本發明包括執行多項目與多平臺初始化,確定芯片設計的項目代號、使用測試的平臺代號,產生對應的項目庫與平臺環境庫運行需要的文件列表以及參數文件并提交到對應的測試平臺的版本管理倉庫中;觸發持續集成工具按照腳本啟動客戶端進行編譯仿真、綜合、實現,生成測試報告并上傳至版本管理倉庫。本發明將多個芯片設計項目與多個FPGA原型驗證平臺環境耦合在一起,支持驗證開發人員在一個版本管理庫里進行多個項目與多個驗證平臺之間的靈活切換,只需要少量配置即可快速完成指定項目指定平臺的FPGA原型驗證自動化流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FPGA芯片設計的原型驗證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多項目與多平臺自適應的芯片設計FPGA原型驗證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集成電路設計的難度與挑戰進一步加大,在芯片開發與驗證階段,設計代碼的迭代版本越來越多,每個設計版本都需要進行功能驗證。因實際需求與技術指標不同,項目組同時會有多個芯片設計在進行開發與驗證。因此,如何同步開展與加速多個項目的驗證流程迭代是芯片設計與驗證階段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針對大規模芯片,FPGA原型驗證已經成為當前集成電路功能驗證領域的主流方法。其運行速度一般在幾兆到幾百兆之間,能夠快速對芯片設計的功能正確性和性能進行測試。目前業界有多款平臺能夠對大規模芯片進行FPGA原型驗證,每款平臺的驗證著重點會有所不同。為了保證能夠對芯片設計進行完整的功能驗證,需要保證芯片設計基于多款不同驗證側重點的平臺都能夠正確進行FPGA原型驗證才能夠保證芯片設計的功能正確性。
傳統原型驗證方式如圖1所示。傳統的FPGA原型驗證流程需要驗證開發人員基于每個項目分別搭建基于不同平臺的驗證環境庫,在進行不同項目的版本迭代時,需要在不同項目庫和不同驗證環境庫中間進行切換,這種情況受限于測試人員的數量與工作效率。考慮到相同的FPGA原型驗證平臺在面向不同項目時,運行環境與配置可保持沿用無需大量修改,因此同時維護多個不同項目庫與驗證環境庫不僅耗時耗力,而且會減低原型驗證的整體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多項目與多平臺自適應的芯片設計FPGA原型驗證方法及系統,本發明將多個芯片設計項目與多個FPGA原型驗證平臺環境耦合在一起,支持驗證開發人員在一個版本管理庫里進行多個項目與多個驗證平臺之間的靈活切換,只需要少量配置即可快速完成指定項目指定平臺的FPGA原型驗證自動化流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項目與多平臺自適應的芯片設計FPGA原型驗證方法,步驟包括:
1)在版本管理倉庫收到芯片開發人員提交的芯片當前設計版本的設計代碼后,在測試平臺版本管理倉庫管理端使能持續集成工具,構建持續集成自動化流程配置腳本;
2)構建平臺自適應配置腳本,所述平臺自適應配置腳本用于根據輸入項目代號與測試平臺代號產生對應的項目庫與平臺環境庫運行需要的文件列表以及驗證運行參數文件;
3)確定當前要測試的芯片設計的項目代號、使用測試的平臺代號;
4)平臺自適應配置腳本根據確定的芯片設計的項目代號、使用測試的平臺代號產生對應的項目庫與平臺環境庫運行需要的文件列表以及驗證運行參數文件并提交到對應的測試平臺的版本管理倉庫中;
5)各個測試平臺的版本管理倉庫檢測對應的文件提交請求,如果檢測到提交的平臺環境庫運行需要的文件列表以及驗證運行參數文件,則觸發持續集成工具按照持續集成自動化流程配置腳本配置啟動指定客戶端運行器,開始運行構建任務;
6)客戶端運行器執行任務分別進行編譯仿真、綜合、實現、測試過程,且在實現過程后通過實現進程發送返回值給持續集成工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28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