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血液粘稠度測量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2163.1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37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馮雪;呂文瀚;馬寅佶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8/08 | 分類號: | A61B8/08;G01N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血液 稠度 測量 裝置 方法 | ||
本公開涉及一種血液粘稠度測量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檢測組件,用于向待檢測對象的血管發射超聲波,分別接收由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管的下內壁第一次反射的第一超聲波和第二次反射的第二超聲波,并且將所述第一超聲波和所述第二超聲波分別轉換為對應的第一聲壓和第二聲壓;處理組件,連接到所述檢測組件,用于根據所述第一聲壓和所述第二聲壓之間的衰減值,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液粘稠度。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可以實時檢測血液粘稠度,檢測速度快,且無需采集待檢測對象的血液樣本。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電子器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血液粘稠度測量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血管中的血液粘稠度是反映人體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血液中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增強、血液中膽固醇或纖維蛋白含量增加以及血小板功能異常等都將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減緩血流速度,影響血液循環,從而觸發一系列重大疾病。此外,血液粘度過低,也能反映人體貧血、營養不良等疾病。
相關技術的血液粘度測量方法往往需要采集待檢測對象的血液樣本,檢測過程較長,不能實時檢測,并且采集待檢測對象的血液樣本所帶來的傷口對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極易引起感染等。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公開提出了一種血液粘稠度測量裝置,包括,
檢測組件,用于向待檢測對象的血管發射超聲波,分別接收由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管的下內壁第一次反射的第一超聲波和第二次反射的第二超聲波,并且將所述第一超聲波和所述第二超聲波分別轉換為對應的第一聲壓和第二聲壓;
處理組件,連接到所述檢測組件,用于根據所述第一聲壓和所述第二聲壓之間的衰減值,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液粘稠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檢測組件包括:
超聲波發射單元,用于向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管發射超聲波;
超聲波接收單元,用于分別接收由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管的下內壁第一次反射的第一超聲波和第二次反射的第二超聲波,并且將所述第一超聲波和所述第二超聲波分別轉換為對應的第一聲壓和第二聲壓;
柔性基底,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柔性基底上設置有多個連接電極,所述超聲波發射單元和所述超聲波接收單元分別通過所述連接電極與所述柔性基底連接。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組件根據第一聲壓和所述第二聲壓之間的衰減值,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液粘稠度,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聲壓、所述第二聲壓、預先確定的超聲波衰減系數和預先確定的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管寬度,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液粘稠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組件還用于:
根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管的下內壁第一次發射的第一超聲波和第二次反射的第二超聲波的時間差,以及預先確定的超聲波在血液中的傳播速度,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血管寬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柔性基底上還設置有柔性連接線,所述超聲波發射單元以及所述超聲波接收單元通過所述柔性連接線連接到所述處理組件;
其中,所述柔性連接線包括蛇形或波浪形導線中的任意一種。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超聲波發射單元包括發射電路和發射壓電陶瓷,所述發射電路用于將預設的發射電信號傳輸至發射壓電陶瓷,所述發射壓電陶瓷用于將所述預設的發射電信號轉換為對應的超聲波。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超聲波接收單元包括接收壓電陶瓷和接收電路,所述接收電路用于分別接收所述第一超聲波和所述第二超聲波,并且將所述第一超聲波和所述第二超聲波分別發送至所述接收壓電陶瓷,所述接收壓電陶瓷用于將所述第一超聲波和所述第二超聲波分別轉換為對應的第一聲壓和第二聲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21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