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鍛造生產線快速換模專用夾緊油缸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2025.3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5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谷澤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愛知鍛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張德才 |
| 地址: | 201814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鍛造 生產線 快速 專用 夾緊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鍛造生產線快速換模專用夾緊油缸,涉及鍛造生產線設備領域;包括缸筒、活塞桿、下封蓋和安裝于下封蓋內的導向桿;活塞桿上設有活塞端,活塞端的底部開設有內壁上對稱設有兩個半圓槽的導向孔,半圓槽內裝有第一鋼球,導向桿的側壁上開設有兩條豎直導向槽,導向桿上部插入導向孔內,兩個第一鋼球分別位于兩條導向槽內,活塞桿頂部穿過缸筒后連接有夾緊油缸螺母,夾緊油缸螺母在油缸夾緊時壓緊上副模座與上主模座,缸筒裝于上主模座中;缸筒側壁上開設有與缸筒內位于活塞端上方的腔體連通的第一進油通道和與缸筒內位于活塞端下方的腔體連通的第二進油通道;本發明能夠省去更換模架時旋緊螺栓的時間,減輕工人工作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鍛造生產線相關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鍛造生產線快速換模專用夾緊油缸。
背景技術
鍛造設備是指在鍛造加工中用于成形和分離的機械設備,鍛造過程中需要采用上下模座相互配合,針對不同的鍛件需要經常更換模具,目前鍛造用主、副模座的連接方式主要采用螺栓連接,每次更換模具時均需反復安裝及拆卸螺栓,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鍛造生產線快速換模專用夾緊油缸,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省去更換模架時旋緊螺栓的時間,并減輕工人工作強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鍛造生產線快速換模專用夾緊油缸,包括缸筒、活塞桿和導向桿;所述缸筒底部密封連接有下封蓋,所述下封蓋頂部開設有臺階孔,所述導向桿底部通過軸卡固定安裝于所述下封蓋的臺階孔內;所述活塞桿下方設置有活塞端,所述活塞桿的底部開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的內壁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半圓槽,所述半圓槽內安裝有第一鋼球,所述導向桿的側壁上開設有對稱的兩條豎直導向槽,所述活塞桿的導向孔套入所述導向桿上,且兩個所述第一鋼球分別位于兩條所述導向槽內,所述活塞桿頂部的螺紋端與夾緊油缸螺母旋緊并通過彈性圓柱銷插緊防松,所述夾緊油缸螺母在油缸夾緊時壓緊上副模座與上主模座,所述缸筒固定安裝于上主模座中;所述缸筒側壁上分別開設有第一進油通道和第二進油通道,所述第一進油通道連接有第一進油口,所述第二進油通道連接有第二進油口,所述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處均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進油通道與所述缸筒內位于活塞端上方的腔體連通,所述第二進油通道與所述缸筒內位于活塞端下方的腔體連通;所述第一進油通道和第二進油通道底部與所述下封蓋連接處安裝有第一堵頭,所述第一進油通道和第二進油通道外側均連接有第二堵頭。
可選的,所述下封蓋兩端對稱開設有水平的側孔,所述側孔內設置有頂針,所述頂針內側連接有矩形彈簧,所述矩形彈簧末端通過內六角平端緊定螺釘壓緊,所述內六角平端緊定螺釘與所述側孔固定連接;所述頂針外側開設有半圓槽,所述頂針外側的半圓槽內設置有第二鋼球;所述導向桿位于所述側孔處的側壁上開設有半圓凹槽,所述第二鋼球外側位于所述半圓凹槽內。
可選的,所述活塞桿與所述缸筒頂部之間依次設置有組合防塵圈和組合桿密封圈;所述活塞桿的活塞端側壁上套設有活塞組合密封圈。
可選的,所述導向桿上的導向槽與半圓凹槽之間設置有臺階段,所述臺階段上安裝有密封圈。
可選的,所述缸筒與所述下封蓋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連接;所述下封蓋上端嵌套于所述缸筒的腔體內,且所述下封蓋上端與所述缸筒內壁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下封蓋的油口與缸筒的油口對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可選的,所述密封圈均為O型密封圈、組合密封圈或防塵圈。
可選的,所述活塞桿頂部螺紋與所述夾緊油缸螺母旋緊后通過彈性圓柱銷插緊防松。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愛知鍛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愛知鍛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20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