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健身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1624.3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0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沙部·魯比;王清生;林立新;李百然;彭毅;林嘉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莆田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1/072 | 分類號: | A63B21/072;A63B21/0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張雅軍 |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健身 防護 裝置 | ||
一種健身防護裝置,適用于承載杠鈴,包含基座、支撐單元、適用于追蹤杠鈴移動的追蹤單元,及訊號連接所述追蹤單元的驅動單元。所述支撐單元包括兩根分別由所述基座相間隔向上延伸,并分別具有適用于承載所述杠鈴的伸縮機構的支架。所述追蹤單元包括適用于感測所述杠鈴移動的位置數據的感測件,及用于將所述位置數據處理成指令數據的運算件。所述驅動單元包括用于根據所述指令數據驅使所述支架伸縮并追蹤所述杠鈴移動而使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杠鈴下方固定距離的驅動件,當所述杠鈴達到臨界加速度向所述基座移動時,所述驅動件驅使所述支架固定并相配合支撐所述杠鈴。通過所述支架追蹤所述杠鈴移動,當健身時杠鈴不慎滑落,所述支架將承載所述杠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健身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防護性的健身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參閱圖1、圖2,隨著健身風氣的盛行,健身房如雨后春筍般開幕,健身民眾日益增加的同時,對于健身的基本概念隨的提升與否,是否會因為不當使用器材,例如選用重量過重的杠鈴92,或是注意力不集中而使杠鈴92滑落導致受傷,等等諸多疑慮也接踵而來,除了雇用巡場教練教導會員正確觀念,健身器材業者也開始從結構上著手設計防護的裝置。而現有的一種健身防護裝置,包含荷重單元91、杠鈴92、設置于所述杠鈴92中部的安全氣囊93、兩個設置于所述杠鈴92上并訊號連接所述安全氣囊93的加速度傳感器94,及兩個分別設置于所述杠鈴92兩端的杠片95。所述荷重單元91包括兩根分別圍繞出兩個供所述杠鈴92穿設并縱向相對滑動的引導槽911的支撐桿912,使用者在裝設適當重量的杠片95后,即可舉起所述杠鈴92沿所述引導槽911進行臥推、深蹲,或是硬舉等重量訓練。
當使用者隨著多次組數的訓練后,漸漸力竭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使杠鈴92失去穩定性甚至滑脫而自由滑落,當杠鈴92自由滑落時,所述加速度傳感器94感測到所述杠鈴92的加速度過大時,將如圖2所示地驅動所述安全氣囊93充氣來支撐所述杠鈴92,以免所述杠鈴92重摔而發出巨大聲響,或是砸傷使用者以及其他會員。
通過所述安全氣囊93的作用,確實能達成保護使用者的功效。然而,考慮到所述加速度傳感器94的靈敏性以及驅動所述安全氣囊93的立即性,杠鈴92若是距離地面太近,所述安全氣囊93很有可能因為來不及充氣而無法發揮其作用;另一方面,所述安全氣囊93是向下充氣來支撐所述杠鈴92,也就是說,當進行臥推時,所述安全氣囊93是直接向使用者充氣,將可能驚嚇到使用者而發生更多意想不到的危險,所以現有的健身防護裝置僅適用于硬舉或深蹲等項目,適用性大打折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護實時且適用性高的健身防護裝置。
本發明健身防護裝置,適用于承載杠鈴,并包含基座、支撐單元、適用于追蹤所述杠鈴移動的位移的追蹤單元,及訊號連接所述追蹤單元的驅動單元。
所述支撐單元包括兩根分別由所述基座相間隔向上延伸,并分別具有適用于承載所述杠鈴的伸縮機構的支架。
所述追蹤單元包括適用于感測對應所述杠鈴的位置數據的感測件,及用于將所述位置數據處理成指令數據的運算件。
所述驅動單元包括用于根據所述指令數據驅使所述支架的伸縮機構伸縮并追蹤所述杠鈴移動而位于所述杠鈴下方固定距離的驅動件,當所述杠鈴達到臨界加速度向所述基座移動時,所述驅動件驅使所述伸縮機構固定,所述支架則相配合支撐所述杠鈴。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較佳地,前述的健身防護裝置,其中,所述追蹤單元還包括兩個分別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方,并適用于感測所述杠鈴重量的荷重件。
較佳地,前述的健身防護裝置,其中,所述追蹤單元的感測件是以光波來感測所述杠鈴與所述支架間的距離。
較佳地,前述的健身防護裝置,其中,所述追蹤單元的感測件是以聲波來感測所述杠鈴與所述支架間的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莆田學院,未經莆田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16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視覺模型的訓練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半導體器件的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