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利工程清淤系統及淤泥生態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1566.4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25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煥敏;王非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 | 分類號: | C02F11/14;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創華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鄧瑞;辜強 |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利工程 清淤 系統 淤泥 生態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利工程清淤系統及淤泥生態處理方法,包括清淤機、破碎裝置、除雜裝置、加藥劑設備、泵組、淤泥激活裝置和淤泥管,所述清淤機和水下淤泥通過淤泥管管道連接,所述清淤機和破碎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本發明中,將加藥劑設備中配置好的環保絮凝劑加入到高效濃縮機,讓漿液與絮凝劑在高效濃縮機裝置中充分混合,并進入沉降機構沉降,沉降機構中的上清液達標排放,底部淤泥濃漿經泵組抽吸加入到攪拌裝置中,同時藥材裝置加入土壤膨脹材料,使淤泥膨脹,攪拌裝置將土壤膨脹材料和淤泥充分攪拌,使淤泥中的水可以快速排出,脫水后的淤泥自動加入到烘干裝置進行烘干,烘干淤泥烘干處理后重量大大減輕,方便運輸且無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清淤系統及其方法領域,具體為一種水利工程清淤系統及淤泥生態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河道和水庫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通航、調洪、灌溉等重要的水利任務,在經濟社會民生事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河道運行的過程中,來自上游和周邊的泥沙會產生淤積,日積月累下將抬高河床,影響河道防洪、排澇、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項功能的正常。同樣,在水庫的運行中,庫區泥沙淤積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多泥沙河流上的水庫淤積則更為嚴重。水庫泥沙淤積不僅嚴重影響了水庫的有效庫容,制約其調蓄洪水、防災減災等能力,而且還會危害水庫壩區水工建筑物安全,形成工程安全隱患。除此以外,日益堆積的淤泥可能還會產生有害物質,甚至滋生細菌,破壞水環境。因此,實施清淤工程不僅在解決泥沙淤積、恢復河道和水庫正常功能,保障河道和水庫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在改善水體環境,維護水利生態等方面也發揮著巨大作用。
清淤常用的方式有:排干清淤法,將河道或水庫的水排干后進行干挖或者水力沖挖的清淤方法,這種方式具有施工狀況直觀、質量易于保證的優點,也容易應對清淤對象中含有大型、復雜垃圾的情況;其缺點是,由于要排干水體,增加了工程成本;同時很多河道和水庫只能在非汛期進行施工,工期受到一定限制,施工過程易受天氣影響,并容易對周圍邊坡和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影響。水下清淤法,將清淤機具裝備在船上,由清淤船作為施工平臺在水面上操作清淤設備將淤泥開挖,并通過管道輸送系統輸送到岸上堆場中。但這兩種形式采挖出來的淤泥一般含水率高、強度低,部分淤泥還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這些有毒有害物質被雨水沖刷后容易浸出,從而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對清淤后產生的淤泥進行合理的處理處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該清淤系統及淤泥處理方法,可以將淤泥中的水分很好的被清理出來,淤泥清理后,沒有污染。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利工程清淤系統,包括清淤機、破碎裝置、除雜裝置、加藥劑設備、泵組、淤泥激活裝置和淤泥管,所述清淤機和河道淤泥通過淤泥管管道連接,所述清淤機和破碎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破碎裝置和除雜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除雜裝置和加藥劑設備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加藥劑設備和泵組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泵組與淤泥激活裝置通過管道連接。其中,所述除雜裝置包括攪拌裝置、旋流離心分離裝置、高效濃縮機、沉降機構和水泵,所述攪拌裝置和旋流離心分離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旋流離心分離裝置和高效濃縮機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高效濃縮機和沉降機構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沉降機構和水泵通過管道連接。其中,所述淤泥激活裝置包括藥材裝置、混合裝置和烘干裝置,所述藥材裝置和混合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烘干裝置和混合裝置通過管道連接。其中,所述加藥劑設備和高效濃縮機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泵組和沉降機構通過管道連接。其中,所述泵組和混合裝置通過管道連接。
一種水利工程淤泥生態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淤泥管淤泥進口端包裹過濾網,插入到淤泥中抽吸淤泥。
S2、打開系統開關,加藥劑設備中加入配置好的環保絮凝劑并保持攪拌狀態,在藥材裝置中中加入土壤膨脹材料。
S3、清淤機通過淤泥管抽取經過濾網過濾后的淤泥加入到破碎裝置,經過破碎處理的淤泥通過管道輸送到攪拌裝置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華大學,未經西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15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快捷拆裝的卡車中央扶手
- 下一篇:針織品紗線卷繞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