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火電廠旋轉式煙道噴霧聯合塔內噴霧脫硫除塵一體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9879.2 | 申請日: | 2020-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9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洋;吳春華;孫英浩;雷鑒琦;郭思鵬;李曈;王文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9 | 分類號: | B01D53/79;B01D53/50;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長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馬龍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電廠 旋轉 煙道 噴霧 聯合 脫硫 除塵 一體化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火電廠旋轉式煙道噴霧聯合塔內噴霧脫硫除塵一體化系統,包括脫硫吸收塔,脫硫吸收塔的底部設有脫硫吸收塔氧化漿液池,脫硫吸收塔的側壁上設有進煙口,進煙口連接有吸收塔入口煙道,吸收塔入口煙道及脫硫吸收塔的內部布置有若干機械高效霧化噴嘴,機械高效霧化噴嘴通過噴霧漿液循環泵與脫硫吸收塔氧化漿液池連接,吸收塔入口煙道底部設有煙道沖洗系統,吸收塔入口煙道進煙口上方設有側向旋轉霧化噴淋層,側向旋轉霧化噴淋層上方布設有垂直霧化噴淋層,垂直霧化噴淋層上部設有離心式高效除塵除霧器,噴霧漿液循環泵連接有用于輸送石灰石新鮮漿液的漿液補充管路。本發明脫硫效率高,除塵效率高,占地面積小,投資省,運行能耗低,系統簡單,運行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火電廠煙氣脫硫除塵凈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火電廠旋轉式煙道噴霧聯合塔內噴霧脫硫除塵一體化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燃煤電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提再提,目前全國火電廠要求煙氣污染物排放達到超低排放標準。
目前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中,脫硫效率需達到99%以上,除塵效率需達到99.99%,為達到此效率,現階段采用的方法主要抬高吸收塔,增加吸收塔噴淋層,采用單塔雙循環,雙塔雙循環,新增吸收塔內氣流均布裝置,塔后新增濕式靜電除塵器等改造方式,這些方式占地面積大,改造難點大,改造工程量大,投資高,改造完成后運行能耗高,系統復雜,不利于系統穩定運行。
有鑒于上述缺陷,本設計人,針對上述缺陷進行研究創新,以期設計一種改造占用空間小、阻力小、能耗小、投資小、運行穩定、反應充分的火電廠轉角式煙道聯合塔內噴霧脫硫除塵一體化系統,從而達到脫硫除塵系統節能降耗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高脫硫效率,高除塵效率,占地面積小,投資省,運行能耗低,系統簡單,運行穩定的火電廠旋轉式煙道噴霧聯合塔內噴霧脫硫除塵一體化系統。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火電廠旋轉式煙道噴霧聯合塔內噴霧脫硫除塵一體化系統,包括脫硫吸收塔,所述脫硫吸收塔的底部設有脫硫吸收塔氧化漿液池,所述脫硫吸收塔的側壁上設有進煙口,所述進煙口連接有吸收塔入口煙道,所述吸收塔入口煙道及脫硫吸收塔的內部布置有若干機械高效霧化噴嘴,所述機械高效霧化噴嘴通過噴霧漿液循環泵與所述脫硫吸收塔氧化漿液池連接,所述吸收塔入口煙道底部設有煙道沖洗系統,所述吸收塔入口煙道進煙口上方設有側向旋轉霧化噴淋層,所述側向旋轉霧化噴淋層上方布設有垂直霧化噴淋層,所述垂直霧化噴淋層上部設有離心式高效除塵除霧器,所述噴霧漿液循環泵連接有用于輸送石灰石新鮮漿液的漿液補充管路。
進一步地,所述吸收塔入口煙道設有兩個轉角,采用U型布置方式。
進一步地,所述離心式高效除塵除霧器的阻力<300Pa,所述一體化系統總阻力<1000Pa。
進一步地,所述側向旋轉霧化噴淋層布置有1-3層,所述側向旋轉霧化噴淋層所用機械高效霧化噴嘴的數量根據塔徑及脫硫效率要求確定,所述側向旋轉霧化噴淋層所用機械高效霧化噴嘴與所述脫硫吸收塔塔壁切線呈30°~75°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垂直霧化噴淋層所用機械高效霧化噴嘴垂直向下布置,噴淋覆蓋率>500%。
進一步地,所述離心式高效除塵除霧器為管束式結構,其內部設有高旋低阻葉片。
借由上述方案,通過火電廠旋轉式煙道噴霧聯合塔內噴霧脫硫除塵一體化系統,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1)機械高效霧化噴嘴噴射的液滴與傳統噴嘴相比,霧化粒徑可大幅度降低,達到30-200μm,使二氧化硫吸收反應更加充分;該噴嘴布置在吸收塔入口煙道內,不新增場地,脫硫塔不需加高,也不需新增串聯吸收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98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