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氫能汽車滑坡狀態識別的駐坡控制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9590.0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20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程飛;郝義國;黃磊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15/20 | 分類號: | B60L15/20;B60T8/17;B60T8/171;B60Q9/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知產時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付春霞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未來***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汽車 滑坡 狀態 識別 控制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氫能汽車滑坡狀態識別的駐坡控制系統及方法,通過駐坡控制器來采集手剎、制動踏板以及換擋開關的狀態信息;通過輪速傳感器采集各個車輪的輪速數據,基于CAN通訊的方式發送給駐坡控制器;由駐坡控制器進入駐坡模式,其根據采集到的各項數據進行整車檔位的識別、整車輪速的計算、整車輪速的變化幅度以及變化時間的識別,判斷整車是否具備制動力;在整車不具備制動力處于滑坡狀態的情況下,由駐坡控制器控制電機控制器進入轉速控制模式,電機控制器執行轉速控制,提供一定扭矩控制電機轉速為0,實現駐坡控制;本發明通過手剎、制動踏板、檔位、輪速的大小以及輪速變化率來判斷整車滑坡狀態,能夠有效防止模式的錯誤判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駐坡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識別應用于氫能源汽車,且,基于整車滑坡狀態的駐坡控制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整車駕駛舒適性和安全性要求逐漸提高,駐坡控制功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車大部分都沒有P檔檔位,這就需要整車能夠主動識別滑坡,并進行駐坡控制。
目前進行駐坡控制多采用EPB系統,實現自動駐車;但是絕大多數EPB系統都是通過電子機械制動器實施的駐車制動力控制,而EPB按鈕并無機械連接輪缸,其僅僅是一個電子開關,制動力并沒有隨著坡度和整車質量的變化而有所調節,并沒有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駐動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氫能汽車滑坡狀態識別的駐坡控制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基于氫能汽車滑坡狀態識別的駐坡控制系統,包括以下電機控制器、駐車控制器和輪速傳感器,其中:
所述電機控制器和輪速傳感器電性連接到駐車控制器;
所述駐車控制器電性連接到手剎、制動踏板和換擋開關;
所述輪速傳感器,用于采集車輪的輪速數據,而采集到的輪速數據將傳輸到駐車控制器;
所述電機控制器,用于傳輸電機的狀態信息到駐車控制器,同時為駐坡提供動力;
所述駐車控制器,用于采集手剎、制動踏板以及換擋開關的狀態信息、采集車輪的輪速數據,以及采集電機的狀態數據,其,根據采集到的各項數據進行整車檔位的識別、整車輪速的計算、整車輪速的變化幅度以及變化時間的識別,進入駐坡模式來判斷整車是否具備制動力;在整車不具備制動力處于溜坡狀態的情況下,由所屬駐坡控制器控制電機控制器進入轉速控制模式,并將電機的目標轉速設置為0rpm,電機執行轉速控制并提供扭矩控制電機轉速為0,從而實現整車的駐坡控制。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利用如上述基于氫能汽車滑坡狀態識別的駐坡控制系統實現駐坡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駐坡控制器通過硬線來采集手剎、制動踏板以及換擋開關的狀態信息;
S2、輪速傳感器采集各個車輪的輪速數據,然后通過CAN通訊的方式發送給駐坡控制器;
S3、所述駐坡控制器進入駐坡模式,其根據采集到的各項數據進行整車檔位的識別、整車輪速的計算、整車輪速的變化幅度以及變化時間的識別,判斷整車是否具備制動力;在整車不具備制動力處于滑坡狀態的情況下,由所屬駐坡控制器控制電機控制器進入轉速控制模式,并將電機的目標轉速設置為0rpm,電機執行轉速控制并提供扭矩控制電機轉速為0,從而實現整車的駐坡控制;其他情況下,即在整車具備制動力的情況下,則所述退出駐坡模式。
實施本發明的一種基于氫能汽車滑坡狀態識別的駐坡控制系統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輪速傳感器采集車輪的速度來進行整車滑坡狀態的識別,比通過電機轉速來識別的方式更加直接和準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武漢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95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