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1,5-萘二磺酸二鈉鹽替代石油標準物校準水中石油傳感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9418.5 | 申請日: | 2020-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33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曹煊;孔祥峰;馬海寬;吳寧;王陽;王婧茹;劉巖;王昭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青島華慧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馬千會 |
| 地址: | 266200 山東省青島市鰲山衛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萘二磺酸二 鈉鹽 替代 石油 標準 校準 水中 傳感器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海洋環境監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水中石油傳感器的校準方法。該方法包括:(1)配制一系列梯度濃度的石油標準物質,繪制熒光峰的熒光值對石油標準物濃度工作曲線;(2)配制一系列梯度濃度的1,5?萘二磺酸二鈉鹽溶液,繪制熒光峰的熒光值對1,5?萘二磺酸二鈉鹽溶液濃度工作曲線;(3)根據石油標準物濃度工作曲線與1,5?萘二磺酸二鈉鹽溶液濃度工作曲線,計算出石油標準物質濃度與1,5?萘二磺酸二鈉鹽溶液濃度的換算關系;(4)利用1,5?萘二磺酸二鈉鹽對水中石油傳感器進行校準,依據所述的換算關系計算出傳感器校準方程。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易溶于水的化學試劑1,5?萘二磺酸二鈉鹽來代替石油標準物質,縮短實驗操作時長,減少對操作人員身體的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洋環境監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水中石油傳感器的校準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海洋的開發,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特別是近年來,諸如墨西哥灣漏油、大連石油泄漏及渤海灣漏油等重大環境災難事故頻發,海上平臺生產過程中對于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以及海洋運輸石油過程中產生的石油泄漏,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危害、周邊省市的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海洋油類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提高海洋原油類污染物監測能力,特別是加強現場、實時、連續石油類污染物監測分析能力迫在眉睫。
目前用于海洋原油檢測分析多以現場取樣—實驗室分析和原位傳感器監測為主,實驗室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熒光分光光度法、重量法、氣相-質譜聯用等,實驗室方法分析結果較為準確,但預處理過程較為復雜,對樣品儲存條件要求嚴格,易受溫度、光等條件的影響,同時使用有機溶劑,易對實驗操作人員造成身體傷害,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原位傳感器監測具有靈敏度高、實時測定、操作簡單、無需化學試劑、對生物體無損傷等優點,已成為測定水體中原油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
石油原位傳感器監測的是原油中的熒光物質。原油的熒光主要是由芳香烴化合物引起的,芳烴是原油和生油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占總烴的10 %~ 45 %,由數百種化合物組成。芳香烴是指含苯環的化合物,屬不飽和烴,分為單環,多環(獨立苯環)和稠環(苯環公用相鄰碳原子)。當芳烴化合物受到不同類型芳烴化合物混合、取代基、鹵素元素、金屬陽離子、溶劑、溫度、氫鍵等環境因素影響時,熒光峰的位置與熒光強度均會發生變化。原油可以分離成飽和烴、芳烴、非烴以及瀝青質4 部分。原油的熒光是這4 種組成的熒光綜合的結果。由于飽和烴不發熒光,瀝青質熒光太弱,所以在原油熒光性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芳烴和非烴。
目前,石油監測常用實驗室方法為GB 17378.4-2007,該方法操作時間長,使用有機試劑,易對操作人員身體產生危害。且原油的組分復雜,所含的熒光物質所占組分也不同,相同濃度的原油,可能產生的熒光強度不同,在水中石油傳感器的標定工作極為復雜,且標定的傳感器準確度不高,亟需建立一種方法,讓傳感器采集的熒光信號值較為準確的轉化為原油的實際濃度,提高傳感器的準確度,減少標定工作復雜程序。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水中石油傳感器校準方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水溶性化合物代替石油標準物質標定校準石油傳感器的方法,該化合物易溶于水,在石油熒光檢測波長下具有良好的熒光效率,具有性質穩定,毒性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1,5-萘二磺酸二鈉鹽替代石油標準物校準水中石油傳感器的方法,包括:
(1)配制一系列梯度濃度的石油標準物,繪制熒光峰的熒光值對石油標準物濃度工作曲線;
(2)配制一系列梯度濃度的1,5-萘二磺酸二鈉鹽溶液,繪制熒光峰的熒光值對1,5-萘二磺酸二鈉鹽溶液濃度工作曲線;
(3)根據石油標準物濃度工作曲線與1,5-萘二磺酸二鈉鹽溶液濃度工作曲線,計算出石油標準物濃度與1,5-萘二磺酸二鈉鹽溶液濃度的換算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未經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941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