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洞單線隧道單側平導型救援站火災模型試驗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9132.7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5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偉;馬偉斌;郭小雄;羅鵬;趙鵬;馬召輝;王子洪;杜曉燕;安哲立;鄒文浩;馬超鋒;付兵先;常凱;李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B25/00 | 分類號: | G09B25/00;G01M9/00;G01M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線 隧道 單側平導型 救援 火災 模型 試驗 系統 | ||
1.一種單洞單線隧道單側平導型救援站火災模型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隧道系統(1),所述隧道系統(1)包括主隧道通道(11)、平行疏散通道(12)和橫向連接通道(13),所述主隧道通道(11)為一條縱向通道,所述平行疏散通道(12)平行布置在所述主隧道通道(11)一側,所述橫向連接通道(13)橫向布置并與所述主隧道通道(11)和平行疏散通道(12)垂直連通;
火源模擬裝置,所述火源模擬裝置設于所述主隧道通道(11)內;
排煙管道(2),所述排煙管道(2)設于所述橫向連接通道(13)的頂部;
監控裝置,所述監控裝置設于所述主隧道通道(11)、平行疏散通道(12)和橫向連接通道(13)內部,用于監測所述主隧道通道(11)、平行疏散通道(12)和橫向連接通道(13)內的煙氣濃度及煙氣流動規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單洞單線隧道單側平導型救援站火災模型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通道(11)包括主隧道基礎模塊(111)、主隧道觀察模塊(112)、主隧道調整模塊(113)、主隧道燃燒模塊(114)和主隧道連接模塊(115),所述主隧道基礎模塊(111)、主隧道觀察模塊(112)、主隧道調整模塊(113)、主隧道燃燒模塊(114)和主隧道連接模塊(115)均為多個且依次連接;所述火源模擬裝置安裝在所述主隧道燃燒模塊(114)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單洞單線隧道單側平導型救援站火災模型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觀察模塊(112)的側壁上開設有主隧道觀察窗(1121);所述主隧道調整模塊(113)的長度小于所述主隧道基礎模塊(111)的長度;所述主隧道連接模塊(115)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連接口(1151),所述第一連接口(1151)與所述橫向連接通道(13)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單洞單線隧道單側平導型救援站火災模型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燃燒模塊(114)側壁上開設有燃燒口(1141),所述燃燒口(1141)處設有推拉抽屜(1142),且所述推拉抽屜(1142)滑動連接在所述主隧道燃燒模塊(114)上,所述火源模擬裝置安裝在所述推拉抽屜(1142)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單洞單線隧道單側平導型救援站火災模型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射流風機,所述橫向連接通道(13)包括橫向連接通道排煙口模塊(131)和橫向連接通道防護門模塊(132),所述橫向連接通道排煙口模塊(131)的頂壁上開設有排煙口(1311),所述排煙管道(2)一端與所述排煙口(1311)連接并連通;所述橫向連接通道防護門模塊(132)一端設有防護門(1321),所述防護門(1321)鉸接在所述橫向連接通道防護門模塊(132)一端,且所述射流風機安裝在所述橫向連接通道防護門模塊(132)頂壁;所述橫向連接通道防護門模塊(132)為一個及以上,一個及以上所述橫向連接通道防護門模塊(132)依次連接,且依次連接的一個及以上所述橫向連接通道防護門模塊(13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口(1151)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單洞單線隧道單側平導型救援站火災模型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疏散通道(12)包括平行疏散通道基礎模塊(121)、平行疏散通道觀察模塊(122)和平行疏散通道三通模塊(123),所述平行疏散通道基礎模塊(121)、平行疏散通道觀察模塊(122)和平行疏散通道三通模塊(123)均為多個且依次連接;所述平行疏散通道觀察模塊(122)的側壁上還開設有平行疏散通道觀察窗(1221);所述平行疏散通道三通模塊(123)的其中一側壁上開設有第二連接口(1231),所述第二連接口(1231)與所述橫向連接通道防護門模塊(132)固定連接且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單洞單線隧道單側平導型救援站火災模型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調整模塊(113)的長度為所述主隧道基礎模塊(111)長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913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