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除白煙功能的冷卻塔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9079.0 | 申請日: | 2020-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73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蘇輝;張金城;譚可可;涂江峰;方仲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8C1/14 | 分類號: | F28C1/14;F28C1/16;F28F25/00;F28F25/10;F28F25/12;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變開 |
| 地址: | 10001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功能 冷卻塔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除白煙功能的冷卻塔系統,包括冷卻塔和除濕部件,除濕部件包括換熱器,在第一新風進風口處設置有靜壓箱,第一新風進風口和排風口之間形成的風道內設置有填料,換熱器包括兩個換熱通道,第一換熱通道位于風道內,第二換熱通道的一端為第二新風進風口,靜壓箱的第二進風口與其另一端連通,第二換熱通道內新進入的外部氣體與第一換熱通道內高溫潮濕氣體進行換熱,通過溫度較低的新進入的外部氣體對第一換熱通道內的高溫潮濕氣體進行降溫冷凝,降低冷卻塔運行白煙產生條件;第二換熱通道內的氣體與從第一進風口直接進入靜壓箱的其它空氣混合,為冷卻塔提供足夠的風量,空氣濕球溫度變化不大,對冷卻塔運行效果影響很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下空間能源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除白煙功能的冷卻塔系統。
背景技術
單純的白煙在物理性質上屬于水蒸氣,對大氣沒有污染,對人體也沒有傷害;但是因為白煙容易造成視覺判斷的失誤,誤以為是火災發生,對周圍環境的美觀造成損害;而且水蒸氣是肺炎等細菌的傳播體,容易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冬季低氣壓時,空氣流動較弱,阻礙白煙上升,導致冷卻塔周邊以及附件的地面和建筑物的表面結冰等負面影響。
由于白煙產生的負面作用及影響不斷增加,隨著城市化進程,地下空間防白煙技術正逐漸成為城市建筑的重要課題。地下空間的快速開發,離不開電力保障系統及通風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行,此類系統運行需要大量的冷卻用水,加之人們對地上空間要求的日益提高,冷卻塔設置于地下將成為常態。但在部分特殊地區及特殊時節,冷卻塔運行會產生大量“白煙”,原因是冷卻塔運行排出的熱濕氣體遇到冷卻環境時,會變為水蒸汽,產生“白煙”現象,地下空間的環境特點就是陰冷潮濕,冷卻塔運行時的排風容易產生“白煙”。“白煙”不僅會影響地面環境質量,同時對于部分特殊工程,會因“白煙”造成點位暴露,后果不堪設想。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避免白煙產生的具有除白煙功能的冷卻塔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除白煙功能的冷卻塔系統,所述冷卻塔系統包括開式冷卻塔和除濕部件,所述除濕部件包括一級除濕部,所述一級除濕部包括換熱器,所述開式冷卻塔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新風進風口和排風口,在至少一個所述第一新風進風口處設置有靜壓箱,所述第一新風進風口和所述排風口之間形成開式冷卻塔的風道,所述風道內設置有填料,用于流經其的空氣和水之間的換熱,以利用所述空氣對流經所述填料的水降溫,所述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通道和第二換熱通道,所述第一換熱通道位于所述風道內并位于所述填料的下游側,所述第二換熱通道的一端為第二新風進風口,所述靜壓箱的第一進風口與外部空氣連通,所述靜壓箱的第二進風口與所述第二換熱通道的另一端連通,所述靜壓箱的出風口與所述第一新風進風口連通。
優選地,所述開式冷卻塔包括沿水平方向間隔排布的多個進風網板,所述進風網板的網孔形成所述第一新風進風口,所述靜壓箱與多個進風網板中的一個連接。
優選地,所述換熱器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所述多個進風網板位于所述開式冷卻塔的側部且位于所述換熱器的下方,所述靜壓箱包括頂部靜壓網板和側部靜壓網板,所述頂部靜壓網板的網孔形成所述第二進風口,至少所述側部靜壓網板的網孔形成所述第一進風口,所述第二換熱通道的另一端與所述頂部靜壓網板連接,所述側部靜壓網板設置為可調結構以改變所述第一進風口的進風面積。
優選地,所述側部靜壓網板包括上半板部和下半板部,所述上半板部和/或所述下半板部設置為可開合結構。
優選地,所述上半板部和所述下半板部兩者中的至少一者通過鉸軸形成轉動連接,且該板部包括相互垂直設置的2-3個半板結構,不同的半板結構具有不同的通風面積。
優選地,所述除濕部件還包括二級除濕部,所述二級除濕部包括蒸發器、水冷冷凝器、節流閥和壓縮機,所述蒸發器設置在所述風道內,并位于所述換熱器的下游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90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