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室溫下具有中紅外3.9 μm發光特性的透明玻璃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8657.9 | 申請日: | 2020-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776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飛;王瑞聰;賈世杰;王順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凱文堡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3/32 | 分類號: | C03C3/32;C03C4/12;C03B5/16;C03B25/00;C03C13/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小巨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凌立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室溫 具有 紅外 3.9 發光 特性 透明 玻璃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室溫下具有中紅外3.9μm發光特性的透明玻璃的制備方法,玻璃基質的化學組成為(mol%)26InF3?14ZnF2?19BaF2?11GaF3?8SrF2?12PbF2?5LiF?(4?x)LaF3?xHoF3?1NdF3(x=0.2、0.5、1、2、3、4,named as xHo?1Nd)。各化合物的摩爾百分比之和為100%。經過步驟:1)、稱量各化合物并研缽中攪拌混合;2)混合料裝入鉑金坩堝中,置于850℃高溫爐內保溫30 min;3)待溶體玻璃冷卻后放入手套箱中,在充滿氮氣的環境中850℃加熱2 h后倒在240℃預熱過的銅板上;4)將樣品置于退火爐中進行退火處理,以消除玻璃中的應力,3 h后冷卻至室溫。本發明制備的玻璃透明度高,發光效率高,而且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制備工藝簡單,可實現批量化生產,作為中紅外光纖激光器的增益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室溫下具有中紅外3.9 μm發光特性的透明玻璃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各種半導體激光光源的迅速商用化,中紅外發光材料逐漸成為當今的研究熱點之一。與其他類型的激光器相比,光纖激光器具有衍射受限光束質量好、結構緊湊等綜合優勢,已成為近紅外波段的主流技術。目前,由于石英光纖優異的機械和熱性能,在激光二極管泵浦下Tm3+摻雜石英光纖激光器的輸出功率(λ~ 2 μm)已達到千瓦水平。由于較大的聲子能量(~1100 cm-1)和有限的紅外傳輸范圍 (λ 2.5 μm),石英光纖是不可能獲得3-5 μm激光的。氟化物光纖具有聲子能量低、傳輸范圍寬的優點,因此在中紅外激光器等研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
ZBLAN光纖是最為成熟的一種氟化鋯基玻璃光纖,其玻璃組分為ZrF4-BaF2-LaF3-AlF3-NaF。在上世紀70年代,Poulain等人成功制備出ZBLAN玻璃,自此以后,ZBLAN光纖在中紅外光源研究方面獲得了重要的應用。由于其較低的聲子能量(約為580 cm-1),這可降低玻璃中稀土離子能級間的多聲子無輻射弛豫速率,從而可以獲得高效的發光。
氟化銦基光纖也是一種研究比較廣泛的氟化物玻璃光纖,人們對氟化銦基玻璃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Videau的研究,但是從90年代開始才得到重視。一般認為氟化銦基玻璃的結構跟氟鋁基玻璃結構類似,是由[InF6]八面體構成的。在氟銦基玻璃里加入GaF3可增強玻璃的穩定性,即形成In/Ga玻璃(BIG玻璃),這種玻璃具有非常強的玻璃形成能力。和ZBALN光纖相比,該類光纖的透過窗口更寬,因此氟化銦基光纖在中紅外超連續光源研制方面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凱文堡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凱文堡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865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