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逆冷軋機遠程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8637.1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15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魯統令;商玉華;馬靜;宋曉云;趙承俊;任衛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00 | 分類號: | B21B37/00;B21B37/28;B21B37/16;B21B4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萬雙艷 |
| 地址: | 27110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逆 冷軋機 遠程 控制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逆冷軋機遠程控制系統,包括可逆冷軋機,可逆冷軋機設有開卷區域和軋制區域,包括:分別設于開卷區域和軋制區域關鍵位置的用于監測運行情況的監控設備、與開卷區域和軋制區域對應連接的用于對應控制各執行操作的執行裝置以及控制裝置,監控設備和執行裝置均與控制裝置連接,控制裝置用于接收監控設備的監控信號、用于控制執行裝置執行相應操作。本系統可以有效改善軋機操作人員工作環境和降低操作失誤,提高鋼帶軋制效果,可進行推廣使用。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應用于上述可逆冷軋機遠程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其優化了現有的軋制調整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鋼帶調整精度,有效避免跑偏斷帶、粘輥等重大生產事故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冷軋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逆冷軋機遠程控制系統。此外,還涉及一種應用于上述可逆冷軋機遠程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單機架可逆冷軋機常用的調整方法是主控人員在操作臺上,負責軋機速度、厚度等參數的調整;調整人員在軋機機前、機后操作箱處,負責板形和工藝的調整,以及軋機的上卷、開卷、穿帶、卸卷操作。通常是主控人員在操作臺上控制軋機的壓下、速度,調整人員就地觀察軋機和鋼帶運行狀況,啟動操作箱上的相應開關,對軋機穿帶、上卸卷、乳化液噴射及空氣吹掃進行控制,并隨時對鋼帶板形進行調整。
由于單機架可逆冷軋機在軋制中采用乳化液進行工藝冷卻和潤滑,采用壓縮空氣吹掃對鋼帶板面進行清潔。因此,整個軋機現場環境惡劣,乳化液產生的蒸汽多,噪音大,現場吹掃噪音可達到90至110分貝,長時間處于此種環境中,造成調整人員聽力下降,精神緊張,損害呼吸系統,最終對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影響。
并且,由于整個調整過程調整人員都是就地觀察的情況下進行,現場噪音大,操作人員相互之間相隔較遠,無法進行正常語言交流,觀察視線不清晰,容易出現配合不當的現象,而且調整人員是站在鋼帶的一側進行觀察調整,容易產生視覺誤差,最終容易出現調整不及時、不精確等問題,使得操作失誤現象常發生,甚至會引發調偏、斷帶等重大生產事故。
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改善軋機操作人員工作環境和降低操作失誤的裝置,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逆冷軋機遠程控制系統,其可以有效改善軋機操作人員工作環境和降低操作失誤,提高鋼帶軋制效果,并且,本系統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應性強,可進行推廣使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于上述可逆冷軋機遠程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其優化了現有技術的軋制調整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鋼帶調整精度,有效避免跑偏斷帶、粘輥等重大生產、設備事故的發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逆冷軋機遠程控制系統,包括可逆冷軋機,所述可逆冷軋機包括開卷區域和軋制區域,包括:分別設于所述開卷區域和所述軋制區域關鍵位置的用于監測運行情況的監控設備、與所述開卷區域和所述軋制區域對應連接的用于對應控制各執行操作的執行裝置以及控制裝置,所述監控設備和所述執行裝置均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接收所述監控設備的監控畫面和監控信號、用于控制所述執行裝置執行相應操作。
優選的,所述開卷區域包括用于對原料卷進行開卷的開卷機和用于對開卷后的鋼帶進行矯直的矯直機;
所述監控設備包括用于監測所述開卷機運行情況的開卷機監控器、用于監測開頭機運行情況的開頭機監控器、用于監測開卷后的所述鋼帶情況的坯料頭尾監控器以及用于監測所述矯直機運行情況的矯直機監控器,所述開卷機監控器、所述開頭機監控器、所述坯料頭尾監控器以及所述矯直機監控器依次對應設于所述開卷區域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86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