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全纖維駐極體發(fā)電機的高效防護口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97921.7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96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蔡容容;雷楊;張立志;張昊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2B7/10 | 分類號: | A62B7/10;A62B9/02;A62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麗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纖維 駐極體 發(fā)電機 高效 防護 口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基于全纖維駐極體發(fā)電機的高效防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全纖維駐極體發(fā)電機的高效防護口罩包括束緊帶、硅膠模具(5)、設置在硅膠模具內的全纖維駐極體發(fā)電機和呼吸閥;
所述的全纖維駐極體發(fā)電機包括過濾層和設置在過濾層上的滑動固定支柱(9);所述過濾層包括依次層疊的硅膠薄膜(7)、導電織物(10)、駐極體纖維膜(11)和無紡布(8);所述導電織物和駐極體纖維膜有不同的電負性;
所述的全纖維駐極體發(fā)電機可由自主呼吸驅動;所述的呼吸閥包括兩個單向進氣閥(6)和一個單向排氣閥(12),由口罩內外氣壓平衡控制;
所述導電織物的厚度為50-100μm,孔隙率為82-89%;所述駐極體纖維膜的厚度為60-90μm,纖維直徑為0.8-1.2μm,孔隙率為88-90%;所述導電織物與駐極體纖維膜在工作階段,以呼吸頻率15次/分時,可以產(chǎn)生540V-620V的靜電壓;以呼吸頻率25次/分時,可以產(chǎn)生602V-700V的靜電壓;
所述駐極體纖維膜中包括濃度為0.001-1.0wt%的納米顆粒,所述納米顆粒為納米二氧化硅、納米氮化硅和納米氧化鋅中的一種;
所述駐極體纖維膜和所述導電織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聚合物材料和納米顆粒加入溶劑中,經(jīng)超聲震蕩或恒溫磁力攪拌直至溶質溶解均勻,得到聚合物紡絲液;
(2)將聚合物紡絲液通過靜電紡絲工藝紡織到覆蓋在滾筒上的無紡布,得到具有高取向度的駐極體纖維膜并干燥待用;
(3)將柔性織物置于導電聚合物溶液中超聲浸漬、干燥,制得導電織物。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全纖維駐極體發(fā)電機的高效防護口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合物材料和納米顆粒加入溶劑中,經(jīng)超聲震蕩或恒溫磁力攪拌直至溶質溶解均勻,得到聚合物紡絲液;
(2)將聚合物紡絲液通過靜電紡絲工藝紡織到覆蓋在滾筒上的無紡布,得到具有高取向度的駐極體纖維膜并干燥待用;
(3)將柔性織物置于導電聚合物溶液中超聲浸漬、干燥,制得導電織物;
(4)將導電織物和硅膠薄膜進行疊合固定,作為柔性電極,安裝在滑動柱上,將駐極體纖維膜固定在滑動柱底部,得到全纖維駐極體發(fā)電機;
(5)將全纖維駐極體發(fā)電機嵌入硅膠模具,并與呼吸閥封裝得到口罩。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聚合物材料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醚、聚碳酸酯、聚三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溶劑為乙醇、丙酮、乙酸、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氫呋喃、異丙醇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聚合物紡絲液中聚合物材料的濃度為5-60 wt.%;所述的納米顆粒為碳納米顆粒、二氧化硅納米顆粒、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四氧化三鈷納米顆粒、氧化鋅納米顆粒、氮化硅納米顆粒、鈦酸鋇納米顆粒、氯化鋰納米顆粒和氧化鋁納米顆粒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聚合物紡絲液中納米顆粒的濃度為0.001-1.0wt.%。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超聲震蕩或磁力攪拌的參數(shù)為:時間2-10 h,功率10-300 W,溫度30-90℃。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靜電紡絲的工藝參數(shù)為:靜電電壓10-30 KV,接收距離10-30 cm,注射速度0.05-0.50 mm/min,滾筒轉速800-2000 r/min,溫度0-40℃,相對濕度20-80%;所述干燥是先在室溫下干燥3-6 h,然后在40-60℃下真空干燥3-6 h。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柔性織物為聚甲醛、聚酰胺、羊毛、蠶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所述導電聚合物為聚吡咯、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噻吩中的一種;步驟(3)中的浸漬時間為5-30 min,超聲功率為10-100W,干燥溫度為40-80℃,干燥時間為3-8 h。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的封裝工藝包括針縫制、熱粘合、超聲波粘合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jīng)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792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