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防止海浪沖擊的深海觸底拋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7547.0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9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銘鈞;屈建飛;趙文德;王玉甲;姚峰;于大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C11/52 | 分類號: | B63C11/52;B63G8/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防止 海浪 沖擊 深海 觸底 裝置 | ||
1.一種可防止海浪沖擊的深海觸底拋載裝置,包括活塞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壓載桿組件、掛載機構組件,活塞組件設置在掛載機構組件內,其包括與掛載機構組件內頂連接的預緊彈簧、與預緊彈簧下端連接的活塞、與活塞內表面接觸的限制滾珠,且預緊彈簧套在活塞上段,限制滾珠設置在掛載機構組件內設置的滾珠孔中,壓載桿組件設置在掛載機構組件的下端,其包括壓載桿、設置在壓載桿上端通孔內的彈簧、設置在彈簧兩端的兩個與掛載機構組件內表面接觸的兩個小滾珠,壓載桿通過兩個小滾珠卡在掛載機構組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防止海浪沖擊的深海觸底拋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掛載機構組件包括通過螺栓連接的掛載部分下體和掛載部分上體,掛載部分下體是“山”結構,滾珠孔設置在中間的豎直段上,且中間的豎直段是中空的,中空的內表面設置有與兩個小滾珠配合的臺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防止海浪沖擊的深海觸底拋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活塞與掛載部分上體內表面接觸處設置有O型密封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防止海浪沖擊的深海觸底拋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掛載部分上體的上端設置有與機器人連接的螺紋孔,壓載桿下端連接壓載。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所述的一種可防止海浪沖擊的深海觸底拋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壓載桿上端設置有與限制滾珠接觸的倒角。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可防止海浪沖擊的深海觸底拋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機器人被吊放入水和近海面下潛時,海浪海流沖擊壓載和機器人,造成機器人有較大的晃動,壓載也在沖擊下產生各方向的搖擺,此時活塞擋住限制滾珠的外側使其不能向外被擠出,壓載桿的倒角頂于限制滾珠內側下半部位,壓載桿與限制滾珠互相限制,限制滾珠無法向內從滾珠孔中滑出,壓載桿也無法向上竄動,壓載通過壓載桿牢牢地掛于掛載機構上,防止海浪沖擊;在機器人繼續下潛的過程中,活塞在海水壓力的作用下克服預緊彈簧、活塞內的壓縮空氣的壓力和活塞處的摩擦力向上運動,此時限制滾珠的外側失去限制,在機器人意外觸底時,壓載觸碰海底,帶動壓載桿連同滾珠一起向上移動,限制滾珠被壓載桿的倒角向外擠出脫落,壓載失去向上運動的限制,壓載桿繼續向上運動的過程中,當滾珠滑出掛載結構后,滾珠外側不再被掛載機構限制,滾珠在彈簧作用下被彈出,壓載桿被釋放,完成拋載任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75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離式微小衛星地面全物理原理性驗證試驗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夾層調光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