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面部祛痘的抑菌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7546.6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8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琳;劉英慧;朱佳逸 | 申請(專利權)人: | 坤承(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8 | 分類號: | A61K36/738;A61K47/10;A61P17/10;A61P31/04;A61K8/20;A61K8/365;A61K8/60;A61K8/86;A61K8/9789;A61Q17/00;A61Q19/00;A61K31/194;A61K31/7024;A61K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張清彥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面部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面部祛痘的抑菌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抑菌制劑技術領域,是由下述原料制成:桑葉提取物、金縷梅提取物、杜鵑花提取物、金盞花提取物、沙棘提取物、百里香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馬尾草提取物、山竹提取物、鼠尾草提取物、月見草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苦瓜提取物、單寧酸、檸檬酸份、刺梨、桑葚、海鹽、PEG400和PEG1500份。本發明打破傳統面部皮膚護理產品的理念,全部采用野生可食用漿果及可食用植物制成,不添加任何化學合成防腐劑,不添加任何激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抑菌制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面部祛痘的抑菌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痤瘡俗稱青春痘,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感染性炎癥。皮脂腺多開口于毛囊口,一旦毛囊口阻塞,過多的皮脂代謝產生的過多的脂肪酸的刺激以及封閉環境中過度增殖的痤瘡丙酸桿菌的作用,使皮膚產生了炎癥反應,因此痘痘的表現從輕到重是白頭黑頭粉刺、炎性丘疹和膿皰、囊腫和結節,而發紅和化膿的痘痘是有細菌感染存在的。
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癥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進入青春期后人體內雄激素特別是睪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進皮脂腺發育并產生大量皮脂。同時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造成導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礙,形成角質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種微生物尤其是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離脂肪酸,同時趨化炎癥細胞和介質,最終誘導并加重炎癥反應。
目前針對祛痘及皮膚修復的產品種類繁多,其有效作用成分包括抗生素、殺菌劑以及中藥等。含有抗生素的祛痘產品能夠快速消除紅腫、平息痘痘,但是會對皮膚免疫系統產生影響,導致皮膚脆弱敏感;含有殺菌劑的祛痘產品在將致痘菌殺滅的同時,也破壞了皮膚的微生態系統,使皮膚失去天然的保護屏障;中藥類產品的效果相對溫和,但是見效慢,治療周期長。另外,目前生產的祛痘類的外用護理產品的功效只針對祛痘,沒有護膚和抑菌的功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面部祛痘的抑菌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解決現有的祛痘類的外用護理產品只具有祛痘功效而沒有護膚和抑菌功效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面部祛痘的抑菌制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葉提取物1.0-1.5份、金縷梅提取物0.8-1.2份、杜鵑花提取物1.2-1.8份、金盞花提取物1.1-1.7份、沙棘提取物1.0-1.5份、百里香提取物0.3-0.5份、迷迭香提取物0.1-0.3份、馬尾草提取物0.1-0.4份、山竹提取物0.2-0.6份、鼠尾草提取物0.1-0.3份、月見草提取物0.1-0.3份、洋甘菊提取物0.2-0.4份、苦瓜提取物0.1-0.4份、單寧酸0.05-0.15份、檸檬酸0.05-0.15份、刺梨2-6份、桑葚2-6份、海鹽1.2-1.8份、PEG400為480-520份和PEG1500為420-480份。
其中,優選地,一種用于面部祛痘的抑菌制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葉提取物1.2-1.4份、金縷梅提取物0.9-1.1份、杜鵑花提取物1.4-1.6份、金盞花提取物1.2-1.6份、沙棘提取物1.2-1.4份、百里香提取物0.3-0.5份、迷迭香提取物0.1-0.3份、馬尾草提取物0.2-0.3份、山竹提取物0.3-0.5份、鼠尾草提取物0.1-0.3份、月見草提取物0.1-0.3份、洋甘菊提取物0.3-0.4份、苦瓜提取物0.2-0.3份、單寧酸0.08-0.12份、檸檬酸0.08-0.12份、刺梨3-5份、桑葚3-5份、海鹽1.4-1.6份、PEG400為480-520份和PEG1500為420-48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坤承(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經坤承(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75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