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密綴板耗能格構柱結構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7480.0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57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鋒;孟凡濤;阮興群;袁長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9/02 | 分類號: | E04H9/02;E04B1/98;E04B1/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許媛媛 |
| 地址: | 26603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綴板 耗能 格構柱 結構 使用方法 | ||
1.一種密綴板耗能格構柱結構,其特征為:包括雙肢格構柱,所述的雙肢格構柱包括左柱肢和右柱肢,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之間連接有水平設置的第一密綴板,所述的第一密綴板位于框架式建筑樓板之間的高度范圍內,在樓板所在的樓層標高處且位于左柱肢和右柱肢之間還連接有連接板,所述的第一密綴板的左右端分別與左柱肢、右柱肢的壁表面剛性連接,所述的連接板的左右端分別與左柱肢、右柱肢的壁表面鉸接,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內均灌注有混凝土,所述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并與地基固定連接,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的底端與地基鉸接,在右柱肢右表面與框架式建筑的左墻面之間還連接有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左端與右柱肢鉸接、右端與樓板所在的樓層標高處鉸接;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為相同的結構,且任一柱肢的橫截面均為“日”字形,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由Q345或Q390高屈服點鋼材制成;所述的第一密綴板由Q235低屈服點鋼材制成,所述的第一密綴板的側截面為“H”形;所述的連接板由Q345高屈服點鋼材制成,且所述的連接板的側截面為“H”形,所述的第一密綴板由若干綴板構成,所述的連接板的側截面的面積大于綴板的側截面的面積;所述的阻尼器為剪切型阻尼器;所述的混凝土為高標號無收縮混凝土;所述的右柱肢的右端面與框架式建筑的左墻面之間還設有縱截面為弧形的弧形板,所述的弧形板的兩端分別與右柱肢的右端面剛性連接,在弧形板的內側還設有由若干綴板構成的第二密綴板,所述的第二密綴板的左端與右柱肢的右端面剛性連接,第二密綴板的右端與弧形板的內表面剛性連接,所述的弧形板的外側還鉸接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的右端面還粘接有橡膠層,所述的橡膠層緊貼框架式建筑的墻面,所述的固定板和橡膠層通過螺栓與框架式建筑的墻體固定連接,所述的弧形板、第二密綴板均采用Q235低屈服點鋼材制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綴板耗能格構柱結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為:包括步驟1、地基加固;步驟2、雙肢格構柱定位于安裝地點;步驟3、安裝阻尼器;步驟4、安裝固定板;步驟5、混凝土澆灌。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密綴板耗能格構柱結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為:還包括將多個一種密綴板耗能格構柱結構并排安裝于框架式建筑的墻面一側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理工大學,未經青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74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