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連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7204.4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44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林耕平;櫻田英將 | 申請(專利權)人: | SM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58;H01R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龍雙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禮華;毛威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電連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其課題在于,通過抑制除去外部絕緣體、露出到外部狀態的內部電線的特性阻抗的變化得到良好的傳輸特性。與電纜(100)連接的電連接器(1)包括:具有導電性的多個端子(30),分別與多條電線(103)的各自的內部導體(101)連接;絕緣性的外殼,設有嵌合部(11),端子保持部(51),及電線保持部(52),嵌合部(11)配置多個端子(30),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端子保持部(51)設在嵌合部(11)的后方,同時,保持端子(30),電線保持部(52)設在端子保持部(51)的后方,以在左右方向互相密接的狀態使得除去外部絕緣體(104)而露出的多條電線(103)排列保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與電纜連接的電連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電纜設有多條電線及包覆多條電線的外部絕緣體,所述多條電線各自由內部導體及包覆內部導體的內部絕緣體構成。
背景技術
以往,眾所周知,與內包(內置)多條電線的電纜連接的電連接器。在這樣的電連接器中,為了通過壓接等將內置在電纜中的多條電線與導電端子連接,需要除去包覆多條電線的外皮,使其露出到外部。另外,這樣的電連接器有以下型式:當與電纜連接時,不具有限制露出到外部的多條電線移動的結構,或具有用膠帶等固定露出到外部的多條電線的結構,或預先用膠帶等固定露出到外部的多條電線組裝的結構。再有,這樣的電連接器通過合適地配置連接的電纜內包的多條電線的內部芯線之間,調整特性阻抗,實現良好的傳輸特性。但是,不具有限制露出到外部的多條電線移動的結構的電連接器,由于在多條電線之間具有間隙,內部芯線之間的距離變化,從而導致特性阻抗的上升。另外,具有用膠帶等固定露出到外部的多條電線的結構的電連接器以及具有預先用膠帶等固定露出到外部的多條電線組裝的結構的電連接器組裝性差。
在這種情況下,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設有可分別容納與基板的電線連接部連接的多個單電纜的多個第一槽部及第二槽部的電纜排列部件。此外,專利文獻2公開了一種插頭連接器,使得各自由絕緣套包覆的電纜導體成對絞合的成對絞合電纜的套的一部分在殼體區段的至少一方容納。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12746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16-524299號公報
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具有使得各自內包一對信號線的多條單電纜進行排列的結構,一對信號線的信號導體之間的距離由覆蓋一對信號線的內部屏蔽維持。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不具有限制從套露出的線材移動的結構。
因此,在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除去內部屏蔽或套等的外部絕緣體,使一對信號線或線材等的內部電線露出時,不能將內部電線的芯線之間的距離維持在適當距離,不能調整特性阻抗,存在無法得到良好的傳輸特性的課題。
發明內容
于是,本發明就是鑒于這種以往技術所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過抑制除去外部絕緣體、露出到外部狀態的多條電線的特性阻抗的變化能夠得到良好的傳輸特性的電連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的電連接器是與電纜連接的電連接器,所述電纜設有多條電線及包覆所述多條電線的外部絕緣體,所述多條電線各自由內部導體及包覆所述內部導體的內部絕緣體構成,所述電連接器包括:
具有導電性的多個端子,分別與所述多條電線的各自的所述內部導體連接;以及
絕緣性的外殼,設有嵌合部,端子保持部,以及電線保持部,所述嵌合部配置所述多個端子,同時,與對方側連接器嵌合,所述端子保持部設在所述嵌合部的后方,同時,保持所述端子,所述電線保持部設在所述端子保持部的后方,以在左右方向互相密接的狀態使得除去所述外部絕緣體而露出的所述多條電線排列保持。
當除去外部絕緣體、露出的多條電線保持在電線保持部時,將多條電線的各內部導體的距離設為合適的距離,抑制特性阻抗的變化。
下面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MK株式會社,未經SM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72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