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氨氮高鹽礦井水回用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5892.0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3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郝蘊;曹惠忠;朱輝;萬玉龍;孫磊;李文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3/1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歡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氨氮高 鹽礦 井水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氨氮高鹽礦井水回用系統,涉及水處理技術,包括井下排水回用部分,井下排水回用部分進入第一中間水池,經第一提升水泵提升至預處理裝置,處理后進入第二中間水池,出水經第二提升水泵進入多介質過濾器;多介質過濾器的出水一部分進入回用水池,另外一部分經過除氨氮離子交換器流入第三中間水池,通過超濾進水泵,經自清洗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超濾裝置;超濾裝置產出的淡水經一級RO保安過濾器進入一級RO裝置;超濾裝置產出的濃水再經濃水RO保安過濾器進入濃水RO裝置處理。本發明克服了傳統技術的不足,可做到礦井水回收再利用,合理和充分利用了礦井水水資源,成功完成氨氮與鹽的脫除。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氨氮高鹽礦井水回用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煤炭以地下開采為主,為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必須排出大量的礦井涌水,直接排放既浪費水資源,又污染環境。對礦井水進行處理、回用,不僅可緩解礦區供水矛盾,而且可避免對水環境造成污染,又能產生經濟效益,對促進煤礦清潔生產、促進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其中,氨氮廢水未經處理達標排放直接排入水體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給受納水體和人體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和影響;高鹽廢水因其成分復雜,有毒有害物質較多,并且無機鹽濃度較高給廢水的回收利用以及零排放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經過調研發現目前煤礦企業對礦井水的處理多數采用簡單的沉淀、過濾、生化處理等傳統的預處理后勉強達標排放,未做深度處理回收再利用,大大浪費了水資源。但面對同時含有高濃度氨氮與高鹽的礦井水,預處理能力有限,因此很有必要尋找一種工藝來解決此類廢水的達標排放與回收利用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未做深度處理回收再利用,大大浪費了水資源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含氨氮高鹽礦井水回用系統。其包含預處理與深度處理兩個過程,克服了傳統技術的不足,合理和充分利用了礦井水水資源,成功完成氨氮與鹽的脫除。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含氨氮高鹽礦井水回用系統,包括井下排水回用部分、第一中間水池、第一提升水泵、軟化反應沉淀器、第二中間水池、第二提升水泵、多介質過濾器、生產補充水、除氨氮離子交換器、第三中間水池、超濾進水泵、自清洗過濾器、超濾裝置、RO給水泵、一級RO保安過濾器、濃水RO保安過濾器、一級RO裝置、濃水RO裝置、黃泥灌漿補充水、生活水池、消防水池,所述井下排水回用部分進入第一中間水池收集,經第一提升水泵提升至預處理裝置,通過預處理后進入第二中間水池,出水經第二提升水泵進入多介質過濾器;
所述多介質過濾器的出水一部分進入回用水池用于工廠的生產補充水,另外一部分經過所述除氨氮離子交換器流入第三中間水池,通過超濾進水泵,經自清洗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超濾裝置;
所述超濾裝置產出的淡水經過RO給水泵經一級RO保安過濾器進入一級RO裝置,經過處理后進入日用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池;
所述一級RO裝置產出的濃水再經濃水RO保安過濾器進入濃水RO裝置處理,濃水RO裝置產出的濃水用于黃泥灌漿補充水,濃水RO裝置處理后的淡水進日用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池。
進一步的,所述預處理裝置為軟化反應沉淀器,所述軟化反應沉淀器上設置有鹽酸加藥裝置、苛性鈉加藥裝置、純堿加藥裝置、PAC加藥裝置和PAM陰加藥裝置對設備進行加藥處理。
進一步的,所述多介質過濾器,其產水部分通入除氨氮離子交換器進行下一步處理,部分通入回用水池經過消毒后用作生產補充水。
進一步的,所述除氨氮離子交換器,其內部為除氨氮專用強酸型離子交換樹脂,并設置除氨氮再生系統通入除氨氮離子交換器與除氨氮離子交換樹脂接觸再生。
進一步的,所述超濾裝置包括超濾主裝置,所述超濾主裝置內設有超濾反洗單元、超濾增強反洗單元、化學清洗單元、完整性檢測單元,且超濾裝置部分產水作為多介質過濾器與超濾裝置反洗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科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58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