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與巴沙魚生長速度相關的SNP標記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5736.4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42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游兆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游兆欣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8 | 分類號: | C12Q1/688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董博 |
| 地址: | 3633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沙魚 生長 速度 相關 snp 標記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個巴沙魚SNP標記及其應用。其中,該SNP標記為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自5’端起第301位堿基G或T。本發明的SNP標記與巴沙魚的生長速度緊密相關,能夠有效用于巴沙魚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SNP標記及其應用。具體地,本發明涉及巴沙魚生長速度相關的SNP標記,用于檢測前述SNP標記的引物對和試劑盒,前述SNP標記、引物對、試劑盒在巴沙魚選育中的用途,以及檢測巴沙魚生長速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巴沙魚屬鲇形目、芒鯰屬魚類,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巴沙魚對水質環境適應能力強,養殖技術要求不高,作為日益興起的養殖種類,目前在國內的水產品市場很受歡迎。2017年,巴沙魚的全球產量僅110萬噸。2018年產量達到了287萬噸。2019年,全球巴沙魚產量將突破300萬噸。隨著巴沙魚養殖規模不大擴大,巴沙魚種魚近親繁殖的現象較為突出,導致出現了種質退化、品種混雜等現象,致使巴沙魚苗種經濟性狀衰退,從而影響產量的提高和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制約巴沙魚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開展巴沙魚的良種培育勢在必行。
傳統的魚類選育方法完全依賴于表型,存在周期長和效率低等無法逾越的障礙。分子育種,即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是指利用DNA分子標記對育種材料進行選擇,綜合改良選育物種的重要經濟性狀,是傳統遺傳育種與現代分子生物學有機結合的育種方法。分子育種為魚類育種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分子標記在魚類育種中的作用將日益突出。在巴沙魚的育種中,人們希望通過對于生長性狀密切相關,并且與數量性狀緊密連鎖的DNA標記的選擇,以實現早期選種和提高育種準確性的目標,從而取得更大的遺傳進展。
然而,現階段能夠有效用于巴沙魚育種的生長性狀相關的分子標記仍有待挖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與巴沙魚生長性狀相關,能夠有效用于巴沙魚選育的SNP標記。
其中,需要說明的是,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即單核苷酸多態性)是1996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學者Lander提出的一類分子遺傳標記,主要是指基因組水平上由單個核苷酸的變異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態性。SNP表現出的多態性僅涉及到單個堿基的變異,表現是有轉換、顛換、插入和缺失等。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巴沙魚生長速度相關的SNP標記。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SNP標記為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全長1001bp)自5’端起第301位堿基以Y表示,Y代表G或T。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游兆欣,未經游兆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57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