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強度混凝土及其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3896.5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08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宏;賈翠英;劉超;李培;葉婷;羅軍;張德新;陳遠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鹿晶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10 | 分類號: | C04B28/10;B02C18/14;B02C23/14;B02C23/16;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211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強度 混凝土 及其 生產工藝 | ||
1.高強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計的原料:
硅酸鹽水泥15-25份、花崗巖10-15份、粉煤灰5-15份、石灰10-15份、減水劑4-8份、砂20-40份、粗骨料5-10份、細骨料10-15份、納米碳纖維0.1-0.5份、玄武巖纖維1-3份、玻璃纖維0.1-0.5份、水30-50份;
所述粗骨料和細骨料均由廢棄混凝土經粉碎研磨一體機制得,且所述粗骨料的粒徑為5-10mm,所述細骨料的粒徑為1-5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研磨一體機包括一具有容納空間的殼體,所述殼體上端連通有進料斗,所述殼體的容納空間還包括粉碎組件和研磨組件,所述粉碎組件位于所述研磨組件的正上方,且所述粉碎組件包括兩組水平分布的粉碎輥,所述粉碎輥上設有若干第一粉碎刀,所述殼體的側壁上還固定設有與所述第一粉碎刀相配的第二粉碎刀,所述研磨組件包括兩組水平分布的研磨輥,所述研磨輥上設有若干研磨刀,第二粉碎機構下端設有對稱分布的弧形篩網,所述篩網通過安裝架可拆卸連接在所述殼體的內壁上,所述研磨輥上還固定設有一刮料板,且所述刮料板的長度大于所述研磨刀的長度,所述殼體的一側還開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篩網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出料口上鉸接有一密封門,所述密封門可繞鉸接部打開或關閉第一出料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強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組件與所述研磨組件之間還包括向下傾斜設置的緩沖板,所述緩沖板固定在所述殼體的內壁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強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容納空間的上端還包括用于除塵的噴霧管道,所述噴霧管道包括布水管和套設在所述布水管外側的旋轉套管,所述旋轉套管與所述布水管轉動連接,且所述旋轉套管一端貫穿所述殼體的側壁并與位于殼體外的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套管與所述殼體的側壁轉動連接,所述布水管遠離所述電機的一端貫穿所述殼體的側壁并與輸水管道連通,所述布水管與所述殼體側壁固定連接,所述布水管上開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旋轉套管上開有若干第二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強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布水管的軸向和環向均勻分布,所述第二通孔在旋轉套管的軸向和環向均勻分布,所述第一通孔在布水管上的軸向間距與第二通孔在旋轉套管上的軸向間距相同,所述第一通孔在布水管上的分布數量大于第二通孔在旋轉套管上的環向分布數量,且環向分布在布水管上的相鄰第一通孔的間距大于第二通孔靠近靠近布水管一側的內徑。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強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包括傾斜設置的導流濾板,所述導流濾網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方,且所述導流濾板與殼體底部之間形成細骨料收集腔,所述細骨料收集腔一側開有第二出料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水劑為萘磺酸系、聚羧酸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減水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8.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混凝土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驟如下:
S1:原料的預處理:將花崗巖、石灰進行粉碎,并用磨球機分別將粉碎后的花崗巖和石灰磨細;
S2:將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粉碎后的花崗巖和石灰、砂、粗骨料、細骨料加入適量的水混合;
S3:向S2中的混合液加入減水劑、碳納米纖維、玄武巖纖維、玻璃纖維和余量的水,并攪拌均勻;
S4:將S3中混合均勻的混合物進行澆注、養護即得成品。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強度混凝土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混合的溫度是25-35℃。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混凝土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混合的溫度為45-5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鹿晶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鹿晶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389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