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語音評測的數據處理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3831.0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918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龐志耕;郭見偉;雷超;郎剛;胡玲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五岳鑫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15/10 | 分類號: | G10L15/10;G10L15/08;G10L15/06;G10L15/02;G10L25/18;G10L25/30;G10L25/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龔家驊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語音 評測 數據處理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語音評測的數據處理系統及方法,包括:語音采集裝置,用于采集語音數據;語音預處理裝置,用于對采集到的語音進行預處理;語音評測裝置,用于對預處理后的語音進行語音質量的評測,得到高質量語音和低質量語音;語音分類單元,用于在高質量語音和低質量語音的基礎上,再根據語音的物理狀態和語音的語言狀態進行語音分類,將語音分類為多個子語音集合;具有處理準確性高、處理效率高和處理后的語音質量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語音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語音評測的數據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語音識別技術的不斷成熟,涉及到信號處理、自然語音理解、人工智能、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等多個學科的智能語音評測技術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語音即語言的聲音,是語言符號系統的載體。它由人的發音器官發出,負載著一定的語言意義。語言依靠語音實現它的社會功能。語言是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語言的聲音和語言的意義是緊密聯系著的,因此,語言雖是一種聲音,但又與一般的聲音有著本質的區別。語音是人類發音器官發出的具有區別意義功能的聲音,不能把語音看成純粹的自然物質;語音是最直接地記錄思維活動的符號體系,是語言交際工具的聲音形式。
語音信號處理的研究起源于對發音器官的模擬。1939年美國H.杜德萊(H.Dudley)展出了一個簡單的發音過程模擬系統,以后發展為聲道的數字模型。利用該模型可以對語音信號進行各種頻譜及參數的分析,進行通信編碼或數據壓縮的研究,同時也可根據分析獲得的頻譜特征或參數變化規律,合成語音信號,實現機器的語音合成。利用語音分析技術,還可以實現對語音的自動識別,發音人的自動辨識,如果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還可以實現各種語句的自動識別以至語言的自動理解,從而實現人機語音交互應答系統,真正賦予計算機以聽覺的功能。
語言信息主要包含在語音信號的參數之中,因此準確而迅速地提取語言信號的參數是進行語音信號處理的關鍵。常用的語音信號參數有:共振峰幅度、頻率與帶寬、音調和噪音、噪音的判別等。后來又提出了線性預測系數、聲道反射系數和倒譜參數等參數。這些參數僅僅反映了發音過程中的一些平均特性,而實際語言的發音變化相當迅速,需要用非平穩隨機過程來描述,因此,20世紀80年代之后,研究語音信號非平穩參數分析方法迅速發展,人們提出了一整套快速的算法,還有利用優化規律實現以合成信號統計分析參數的新算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當語音處理向實用化發展時,人們發現許多算法的抗環境干擾能力較差。因此,在噪聲環境下保持語音信號處理能力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這促進了語音增強的研究。一些具有抗干擾性的算法相繼出現。當前,語音信號處理日益同智能計算技術和智能機器人的研究緊密結合,成為智能信息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分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語音評測的數據處理系統及方法,具有處理準確性高、處理效率高和處理后的語音質量高的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五岳鑫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五岳鑫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38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