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丙嗪嘧磺隆與2甲4氯鈉防除移栽水稻田雜草組合物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3721.4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20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董立堯;歐陽蕭晗;李俊;于佳星;房加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N47/36 | 分類號: | A01N47/36;A01N39/04;A01P13/0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9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嗪嘧磺隆 氯鈉防 移栽 水稻田 雜草 組合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丙嗪嘧磺隆與2甲4氯鈉防除移栽水稻田雜草組合物及其應用。該除草劑組合物能夠有效防除移栽水稻田禾本科、闊葉及莎草科雜草,同時對水稻安全;可以顯著降低用藥量,減少用藥次數,減少田間化學防除成本;延緩雜草的抗藥性的產生和再次發生;擴大除草劑殺草譜等優點。是一種目前防除移栽水稻田雜草可行的除草劑組合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保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以丙嗪嘧磺隆和2甲4氯鈉為有效成分的除草劑組合物,用于防除移栽水稻田雜草。
背景技術
我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距今至少有7000年的歷史。全國有5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為主食,每年水稻消耗量非常大。同時我國在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生產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年播種面積約3000萬公頃,僅低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年產稻谷2億余噸,在全球113個水稻種植國家中位居世界第一。
雜草種類繁多,生長速度快,是影響水稻產量的主要因素,若不采取任何除草措施,水稻減產可達80%以上。目前主要的除草措施是使用除草劑進行化學防除,據粗略統計,化學除草已占稻田面積的90%以上,化學除草具有省工、省時、高效、經濟等優點已被廣大農民接受。但長期使用化學除草劑容易導致抗藥性,田間實際防效降低,且用藥次數多,用量較大。所以如何提高除草劑防效和減少其用量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丙嗪嘧磺隆為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劑,屬于選擇性、內吸型、苗后早期莖葉處理劑。由雜草莖基部、根、芽等部位吸收。施藥后3-4天雜草發黃、組織壞死,7-10天雜草出現死亡。丙嗪嘧磺隆對耐磺酰脲類除草劑的雜草具有較好的效果。可以同時防除禾本科雜草、莎草科雜草、闊葉型雜草,如稗草、螢藺、異型莎草、野荸薺、鴨舌草、矮慈姑、丁香蓼等,但對千金子無效。
2甲4氯鈉為苯氧乙酸類選擇性激素型除草劑,易為根和葉部吸收和傳導,破壞植物的新陳代謝,致使植物變型,腫裂霉爛而死亡。可有效地防除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但對禾本科雜草無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除草劑組合物防除水稻移栽田雜草。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除草劑組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丙嗪嘧磺隆和2甲4氯鈉,用來防除水稻移栽田雜草。
藥劑使用方法:雜草3-4葉期時用藥,均勻噴霧,并保持水田有2厘米的淺水層4天以上。
與現有的水稻田常用除草劑相比,本除草劑組合物具有以下優勢:
(1)對移栽水稻田雜草增效作用顯著,防除效果顯著優于單劑單獨施用時的防效。
(2)可顯著降低用藥量,減少用藥次數,降低田間化學防除成本。
(3)可延緩雜草的抗藥性的產生和再次發生。
(4)兼治部分禾本科、闊葉和莎草科雜草,擴大殺草譜。
具體實施方式
(一)丙嗪嘧磺隆與2甲4氯鈉組合物配比篩選試驗-室內試驗:
室內試驗于2019年7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農業大學除草劑毒力及抗藥性實驗室日光溫室中進行。
供試藥劑:丙嗪嘧磺隆;2甲4氯鈉
供試雜草:稗(于2018年10月采自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鎮);
醴腸(于2018年8月采自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丁溝鎮)
室內試驗過程
1.丙嗪嘧磺隆與2甲4氯鈉組合物配比篩選試驗藥劑劑量設置
1.1各單劑劑量設置如下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農業大學,未經南京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37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