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3610.3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39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銻杭 | 申請(專利權)人: | 莆田市燭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70 | 分類號: | H04B10/70;H04L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1139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量子 糾纏 時序 坍塌 信息 傳輸 方法 裝置 | ||
1.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發送方獲取待傳輸的第一編碼;
所述發送方根據發送數據與量子坍塌間隔的預設映射關系以及所述第一編碼,控制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粒子序列內相鄰坍塌時序的兩個第一粒子的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
接收方根據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粒子序列內相鄰坍塌時序的兩個第二粒子的接受端坍塌時間間隔,解析獲得所述第一編碼;所述第一粒子序列的各個所述第一粒子與所述第二粒子序列的各個所述第二粒子一一對應且相互量子糾纏;所述第一粒子發生量子坍塌,則與所述第一粒子量子糾纏的所述第二粒子同步發生量子坍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數據與所述量子坍塌間隔的所述預設映射關系設置為:
所述發送數據的編碼包括N種,所述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包括N種且與各個所述編碼一一對應;所述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分別為ΔTi;所述i=1,2,...,N;所述接受端坍塌時間間隔的編碼設置與所述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相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ΔTi呈等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發送方依次向所述接收方發送至少兩個所述第一編碼;所述第一編碼的總長度為M,所述第一粒子序列的總長度為M+1,所述第二粒子序列的總長度也為M+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編碼基于摩斯密碼編碼。
6.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數據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待傳輸的第一編碼;
數據編碼模塊,用于根據發送數據與量子坍塌間隔的預設映射關系以及所述第一編碼,控制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粒子序列內相鄰坍塌時序的兩個第一粒子的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
數據解碼模塊,用于根據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粒子序列內相鄰坍塌時序的兩個第二粒子的接受端坍塌時間間隔,解析獲得所述第一編碼;所述第一粒子序列的各個所述第一粒子與所述第二粒子序列的各個所述第二粒子一一對應且相互量子糾纏;所述第一粒子發生量子坍塌,則與所述第一粒子量子糾纏的所述第二粒子同步發生量子坍塌。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數據與所述量子坍塌間隔的所述預設映射關系設置為:
所述發送數據的編碼包括N種,所述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包括N種且與各個所述編碼一一對應;所述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分別為ΔTi;所述i=1,2,...,N;所述接受端坍塌時間間隔的編碼設置與所述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相同。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發送端坍塌時間間隔ΔTi呈等差。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
組包發送模塊,用于依次向接收方發送至少兩個所述第一編碼;所述第一編碼的總長度為M,所述第一粒子序列的總長度為M+1,所述第二粒子序列的總長度也為M+1。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量子糾纏時序坍塌的信息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編碼基于摩斯密碼編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莆田市燭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莆田市燭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361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