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維碼擺渡主機的解碼編排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3598.6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68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黎云;荊建營;董恩鵬;王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浩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G06K17/00;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輝;麥小嬋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東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維碼 擺渡 主機 解碼 編排 方法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二維碼擺渡主機的解碼編排方法,發送端將需要發送的原始數據包進行自動分塊處理;在所述發送端生成二階冗余數據;在所述發送端對各所述原始數據塊的數據及冗余數據分別轉換成對應的二維碼圖片;在所述發送端上按順序動態顯示二維碼圖片;所述接收端對二維碼圖片進行掃描;所述接收端將采集到的二維碼圖片進行解析;解析完成后,所述接收端自動檢查數據的完整性:所述接收端將獲得的對應各所述原始數據塊數據寫入本地緩存文件;并將各所述原始數據塊數據進行合并,得到完整的原始數據進行儲存。本公開大大提高了二維碼單向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二維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二維碼擺渡主機的解碼編排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人們對二維碼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例如,在政府、公安和企業的網絡隔離設備都采用了二維碼傳輸數據方式,即發送端把數據編碼成二維碼,接收端利用攝像機把二維碼拍下并解析成數據的過程,該數據傳輸實現的過程是單向的。但是在單向數據傳輸過程中,存在數據丟失的風險,導致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一個,本公開提供了一種二維碼擺渡主機的解碼編排方法。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二維碼擺渡主機的解碼編排方法包括:用于發送原始數據包的發送端和用于接收數據的接收端,執行如下步驟:
步驟一、所述發送端將需要發送的原始數據包進行自動分塊處理,設分成n個原始數據塊且n≥3,每個原始數據塊具有相等大小的字節,設每個數據塊數據大小為s字節,對每個原始數據塊的字節標記為j,其中j為1到s的自然數,對每個原始數據塊進行標記序號,設標記序號為i,設原始數據塊代號為Ai,其中i為1到n的自然數;則每個原始數據塊的數據標志為Ai(j);
步驟二、在所述發送端生成二階冗余數據C1j,C2j;其中:
公式一:C1(j)=R(1,1)*A1(j)+R(1,2)*A2(j)+R(1,3)*A3(j)+…+R(1,n)*An(j);
公式二:C2(j)=R(2,1)*A1(j)+R(2,2)*A2(j)+R(2,3)*A3(j)+…+R(2,n)*An(j);
其中,R(1,1),R(1,2),…,R(1,n)為預設的常數;R(2,1),R(2,2),…,R(2,n)為預設的另一常數;
步驟三、在所述發送端對各所述原始數據塊的數據分別轉換成對應的二維碼圖片Ai;對冗余數據C1(j),C2(j)分別轉換成對應的二維碼圖片C1及C2;
其中,各所述原始數據塊的二維碼圖片Ai由Ai(1),Ai(2),…,Ai(s)這些s個數據組成;冗余數據C1(j)組成的二維碼圖片C1由C1(1),C1(2),…,C1(s)這些s個數據組成,并組成C1冗余數據塊;冗余數據C2(j)組成的二維碼圖片C2由C2(1),C2(2),…,C2(s)這些s個數據組成,并組成C2冗余數據塊;
步驟四、在所述發送端上根據所述原始數據塊的數據按順序動態顯示n張二維碼圖片Ai及所述冗余數據的2張二維碼圖片C1及C2;
步驟五、所述接收端通過二維碼掃描設備對所述發送端上按順序顯示的n+2張二維碼圖片進行掃描;
步驟六、所述接收端將采集到的二維碼圖片進行解析;解析完成后,所述接收端自動檢查數據的完整性:
若發現未丟失原始數據塊,則按照步驟七執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浩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浩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35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