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邏輯或門電路及邏輯或門電路設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3052.0 | 申請日: | 2016-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1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宋弢;龐善臣;王淑棟;王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6N3/06 | 分類號: | G06N3/06;G06N3/063 |
| 代理公司: | 青島易維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10 | 代理人: | 于正友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邏輯 門電路 設計 方法 | ||
1.一種邏輯或門電路,采用現有神經計算單元硬件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神經計算單元、第二神經計算單元、第三神經計算單元、第四神經計算單元、第五神經計算單元、第六神經計算單元、第七神經計算單元、第八神經計算單元、第九神經計算單元和第十神經計算單元;其中,
第一神經計算單元(in1)接收第一輸入信號,第二神經計算單元(in2)接收第二輸入信號;第一神經計算單元(in1)通過突觸分別向第三神經計算單元(1)、第四神經計算單元(2)和第六神經計算單元(4)發送脈沖;第二神經計算單元(in2)通過突觸分別向第三神經計算單元(1)、第五神經計算單元(3)和第七神經計算單元(5)發送脈沖;所述第三神經計算單元(1)、第四神經計算單元(2)、第五神經計算單元(3)分別通過突觸向第八神經計算單元(6)發送脈沖;所述第六神經計算單元(4)、第七神經計算單元(5)分別通過突觸向第九神經計算單元(7)發送脈沖;所述第八神經計算單元(6)、第九神經計算單元(7)通過突觸向第十神經計算單元(out)發送脈沖;
第一信息過濾單元(ast1)分別與第三神經計算單元(1)、第四神經計算單元(2)、第五神經計算單元(3)到第八神經計算單元(6)的三條突觸連接,將突觸上正在傳遞的脈沖數目與其預設的閾值t=3進行比較;
第二信息過濾單元(ast2)分別與第六神經計算單元(4)、第七神經計算單元(5)到第九神經計算單元(7)的兩條突觸連接,將突觸上正在傳遞的脈沖數目與其預設的閾值t=2進行比較;
第三信息過濾單元(ast3)分別與第八神經計算單元(6)、第九神經計算單元(7)到第十神經計算單元(out)的兩條突觸連接,將突觸上正在傳遞的脈沖數目與其預設的閾值t=2進行比較;
情況1:如果正在傳遞的脈沖數目大于等于信息過濾單元的閾值,那么這些脈沖將被信息過濾單元進行過濾移除,此時脈沖無法通過突觸到達目標神經計算單元;
情況2:如果正在傳遞的脈沖數目小于信息過濾單元的閾值,那么這些脈沖將順利通過突觸到達目標神經計算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邏輯或門電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神經計算單元、第二神經計算單元、第三神經計算單元、第四神經計算單元、第五神經計算單元、第六神經計算單元、第七神經計算單元、第八神經計算單元、第九神經計算單元和第十神經計算單元采用統一的激發方式。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邏輯或門電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神經計算單元、第二神經計算單元、第三神經計算單元、第四神經計算單元、第五神經計算單元、第六神經計算單元、第七神經計算單元、第八神經計算單元、第九神經計算單元和第十神經計算單元統一為:基于脈沖累加信息編碼方式,其激發方式為無論積累多少個脈沖,神經計算單元都將激發,每次消耗1個脈沖,向外發送1個脈沖,直至所包含的脈沖數目變為0。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邏輯或門電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神經計算單元、第二神經計算單元、第三神經計算單元、第四神經計算單元、第五神經計算單元、第六神經計算單元、第七神經計算單元、第八神經計算單元、第九神經計算單元和第十神經計算單元統一為:
基于脈沖累加信息編碼方式,其激發方式為a*/a→a;其中,
字母a表示脈沖,脈沖的累加表示為字母a的多重集;
a*表示為任意數目的累加脈沖;
“→”左邊的脈沖a表示消耗的脈沖數為1,“→”右邊的脈沖a表示傳遞給臨近神經計算單元的脈沖數為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305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合樁施工方法及混合樁結構
- 下一篇:基于知識圖譜的問答系統的關系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