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涵養天敵防控蔬菜咀嚼式害蟲的花草組合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2854.X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19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艷軍;趙建寧;楊殿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0/00 | 分類號: | A01G20/00;A01G22/20;A01G22/40;A01G22/05;A01G22/60;A01G13/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191 天津市南開區復康***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涵養 天敵 蔬菜 咀嚼 害蟲 花草 組合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涵養天敵防控蔬菜咀嚼式害蟲的花草組合及應用。本發明的花草組合涵蓋9個科13個種的草本,植株高矮搭配、生長茂密、花期交錯,管護簡單。該花草組合用于集約化菜地構建人工植物緩沖帶,能夠防止雜草向田內擴展,重構菜地微小型動物棲息繁衍地,增加動物物種種類和個體數量,茂密叢生的植被利于捕食性天敵存活,特殊氣味植物引誘咀嚼式害蟲到人工植物緩沖帶而遠離菜地,蜜源植物吸引和保育寄生天敵,天敵遷移擴散至菜地內控制咀嚼式害蟲,構建人工植物緩沖帶的集約化菜地可不施殺蟲劑,支撐蔬菜種植業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保障蔬菜及加工品的品質,同時美化集約化菜地的景觀。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農田生態強化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涵養天敵防控蔬菜咀嚼式害蟲的花草組合及應用。
背景技術
中國蔬菜種植面積常年維持3億畝,產量在7億噸以上,產值2萬億元。蔬菜作物生產的重要威脅之一是咀嚼式害蟲,主要有小菜蛾、菜粉蝶、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蠐螬等,咬食植物葉片或植株的根和莖,導致蔬菜嚴重減產和品質降低。長期以來,防治蔬菜害蟲主要依賴化學農藥,但污染水土環境和農產品、殺傷天敵、誘發害蟲抗藥性等嚴重負面問題,警示我們應謹慎采用化學防治。人工繁育和釋放天敵對蔬菜咀嚼式害蟲控制有一定積極作用,但集約化菜地動物棲息繁衍地幾近喪失,投放的天敵難以定殖延續而很快消亡。自然界存在的大量天敵,如蜘蛛、步甲、草蛉、瓢蟲、捕食蝽、赤眼蜂、絨繭蜂、姬蜂、寄蠅等,對蔬菜咀嚼式害蟲有壓制作用,尤其是對卵、幼蟲的捕食、寄生,可有效降低蟲口基數,天敵和害蟲種群達到生態平衡防止了害蟲暴發成災。由于過分強調生產功能,集約化菜地種植品種單一,田邊田內雜草被清除干凈,天敵生存繁衍環境持續惡化甚至喪失,天敵種類變少、數量銳減,損害了天敵群體對害蟲的自然聯控效果。
農業生物多樣性是農田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撐,是維持、穩定或改善農業生態平衡的關鍵因子,也是農業及其相關產業和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前,少數菜地在田塊周圍田埂種植誘集植物,集中害蟲后用化學農藥毒殺,或者在菜地內設置植趨避植物行,驅離害蟲。然而,田邊誘集植物或田內趨避植物的種植,所選用的植物種類單一,種植面積小,對害蟲的效果一般。由于涵養動物多樣性,尤其是眾多天敵,非農生境的植物緩沖帶(如樹籬、野草帶、野花帶等)被認作為農業生態系統的重要生態設施之一,在農田已并被證實有增加益蟲、控制害蟲、減少化藥的綜合生態功能。天然植物緩沖帶是自然植被長期演替的結果,一直維持著大量生物的種質資源,當下菜地中已無天然植物緩沖帶,動物涵養能力喪失,而殘存的植被以惡性雜草為主,成為作物害蟲越冬/夏寄主,基本喪失調控蔬菜害蟲的功能。恢復和增強動物多樣性涵養能力,針對性的保育天敵類群以控制蔬菜作物的主要害蟲,精心設計與重構植物緩沖帶是實現這一多重目的可行途徑,從而支撐集約化蔬菜種植業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植物種類及配比是植物緩沖帶設計與重構能否成功的關鍵,特定作物系統需要因地制宜的研發和應用。本發明針對菜地生產需求及其種植環境,科學篩選功能植物、合理搭配,發揮植物組合的復合生態功能,實現菜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優化與功能強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涵養天敵防控蔬菜咀嚼式害蟲的花草組合,以填補集約化菜地構建人工植物緩沖帶存在的技術空白。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花草組合在集約化菜地人工植物緩沖帶構建中的應用。
本發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涵養天敵防控蔬菜咀嚼式害蟲的花草組合,按質量百分比計,包括禾本科草本30~50%、豆科草本15~25%、菊科草本5~15%、唇形科草本5~14%、薔薇科草本3~7%、堇菜科草本2~6%、傘形科草本2~6%、紫草科草本2~6%、錦葵科草本2~6%。
優選的,所述禾本科植物種類為多年生的黑麥草和一年生的甜玉米,種子質量占比分別為30%和10%。
優選的,所述豆科植物種類為多年生的紅三葉和二年生的草木犀,種子質量占比分別為15%和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未經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285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