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二極管的多串口并聯發送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2740.5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82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春江;付先成;唐志強;文國軍;王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武漢知產時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易濱 |
| 地址: | 430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二極管 串口 并聯 發送 電路 | ||
1.一種基于二極管的多串口并聯發送電路,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二極管D1、二極管D2、單片機和上拉電阻R;
所述二極管D1的正極和所述二極管D2的正極相連,并通過所述上拉電阻R連接至電源;所述單片機有3個,分別為第一單片機,第二單片機和第三單片機;所述二極管D1的負極連接第一單片機引腳的TTL輸出端TXD1,二極管D1的正極還連接至第三單片機引腳的TTL接收端RXD;所述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第二單片機引腳的TTL輸出端TXD2,二極管D2的正極連接第三單片機內部的TTL接收端RXD;所述第三單片機引腳的TTL接收端RXD通過所述上拉電阻R連接至電源。
2.一種基于二極管的多串口并聯發送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為+5V電源或者3.3V電源中的任意一種。
3.一種基于二極管的多串口并聯發送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為任意一種型號的單片機。
4.一種基于二極管的多串口并聯發送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電阻R阻值的取值范圍為[4.7k,10k],單位為歐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二極管的多串口并聯發送電路,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單片機和所述第二單片機均未發送信號時,所述第一單片機的TTL輸出端TXD1為高電平1,所述第二單片機的TTL輸出端TXD2為高電平1,所述二極管D1和所述二極管D2均處于反向截至狀態,所述第三單片機的TTL接收端RXD通過上拉電阻獲得高電平1。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二極管的多串口并聯發送電路,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單片機發送高電平信號,且所述第二單片機不發送信號時,所述第一單片機的TTL輸出端TXD1為高電平;所述第二單片機的TTL輸出端TXD2為高電平1;所述二極管D1和所述二極管D2均處于反向截至狀態;所述第三單片機的TTL接收端RXD通過上拉電阻獲得高電平1。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二極管的多串口并聯發送電路,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單片機發送低電平信號0,且所述第二單片機不發送信號時,所述二極管D1正向導通、所述二極管D2反向截至;所述二極管D1和所述上拉電阻R形成電流回路;所述第三單片機的TTL接收端RXD得到低電平0。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二極管的多串口并聯發送電路,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二單片機發送低電平信號0,且所述第一單片機不發送信號時,所述二極管D2正向導通、所述二極管D1反向截至;所述二極管D2和所述上拉電阻R形成電流回路;所述第三單片機的TTL接收端RXD得到低電平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274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錐度測量儀
- 下一篇:一種含有pvc材料的電源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