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UV固化型可刮式防偽油墨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2598.4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8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鵬;王炳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銘鉅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1/101 | 分類號: | C09D11/101;C09D11/50;C09D11/102;C09D11/03;B41M1/12;B41M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何艷娥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uv 固化 型可刮式 防偽 油墨 及其 制備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UV固化型可刮式防偽油墨,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共聚型脂肪族聚氨酯54?58份、丙烯酰胺型陰離子表面活性單體14?18份、雙官能團活性稀釋劑8?10份、光引發劑15?20份、鋁銀粉15?20份。本發明中的油墨具有高遮蓋力和良好的耐磨性,采用紫外線照射固化工藝,可大大提升生產效率,原材料環保,不含有溶劑,環保無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印刷防偽油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UV固化型可刮式防偽油墨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遮蓋信息后又實現可呈現的方法是:是將需要隱藏的信息印刷在基材層上,再將可刮式防偽油墨印刷在需要隱藏信息的基材層上,實現遮蓋信息的目的,信息再呈現時,用指甲或者硬物輕易刮開即可,以實現防偽保密的目的。可刮式防偽油墨主要應用于獎券、彩票、卡片、電碼防偽標識、保密文件及兒童刮畫紙等。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可刮式防偽油墨是溶劑型油墨,其采用熱固性丙烯酸樹脂配合溶劑、助劑、鋁銀漿等實現刮開防偽的目的,因產品制備過程中會采用含酮類、苯類、酯類、醇類等有機溶劑,其在使用時會對人體造成損害,而且還會造成環境污染,后續處理不方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UV固化型可刮式防偽油墨,其具有高遮蓋力和良好的耐磨性,采用紫外線照射固化工藝,可大大提升生產效率,原材料環保,不含有溶劑,環保無污染。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UV固化型可刮式防偽油墨的制備和使用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UV固化型可刮式防偽油墨,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共聚型脂肪族聚氨酯54-58份、丙烯酰胺型陰離子表面活性單體14-18份、雙官能團活性稀釋劑8-10份、光引發劑15-20份、鋁銀粉15-20份。
優選地,所述雙官能團活性稀釋劑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HDDA是一種低黏度的雙官能團活性稀釋劑,具有強稀釋能力和極好的附著力,溶解能力好,可降低油墨的粘度,使其能夠符合絲網印刷的條件,且在UV光照射下,其與丙烯酰胺型陰離子表面活性單體和共聚型脂肪族聚氨酯作用,使得油墨產生網狀結構,提高了油墨對底材材料的附著力,而且其固化反應速度快。
優選地,所述光引發劑為TPO(2,4,6-三甲基苯甲?;?二苯基氧化膦)、光引發劑819(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氧化膦)、EDAB(4–(N,N–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光引發劑ITX(2-異丙基硫雜蒽酮)的混合物。TPO、光引發劑819、EDAB和光引發劑ITX作為光引發劑其固化速度較快,防止出現油墨層不干、固化后反粘的現象,保證UV交聯過程的快速、高效進行,適合高速絲網印刷工藝。
優選地,所述可刮式防偽油墨還包括流平劑0.5-1份、消泡劑0.5-1份。
優選地,所述流平劑為道康寧DC-57。流平劑能夠使得油墨層產生具有“荷葉效應”的撥水性,可以降低摩擦系數,防粘連,提高抗磨損性能,提供非常好的手感,且添加量少。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上述UV固化型可刮式防偽油墨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按照上述配方配比稱取除鋁銀粉之外的其余組分,將其攪拌混合均勻,再經研磨至細度≤5μm,得到基礎油墨漿料;
S2、稱取鋁銀粉,并將其在低溫烘焙條件下進行干燥處理;
S3、將步驟S2中得到的經過干燥處理后的鋁銀粉加入至步驟S1中得到的基礎油墨漿料中,經過攪拌分散均勻,即得可刮式防偽油墨。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上述UV固化型可刮式防偽油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準備底材,采用絲網印刷方式將可刮式防偽油墨印刷在底材表面上待印刷處,經UV燈處理固化成膜,形成可刮除油墨層,即可得到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銘鉅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銘鉅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25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向無線音頻傳輸裝置
- 下一篇:一種病原微生物藥敏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