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相互配對的斷路器控制裝置和遙控裝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1324.3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58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曄;常忠偉;吳建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凱隆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00 | 分類號: | H01H71/00;H01H9/54;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睿升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張悅 |
| 地址: | 213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相互 配對 斷路器 控制 裝置 遙控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相互配對的斷路器控制裝置和遙控裝置及控制方法,斷路器控制裝置包括:斷路器控制機構、信號采集處理模塊、主機本地無線通訊模塊、數據分析綜合處理模塊和主機主控模塊。遙控裝置包括副機主控模塊、副機信號輸入輸出模塊和副機本地無線通訊模塊。副機本地無線通訊模塊與主機本地無線通訊模塊相配對。本發明使得斷路器有了無線顯示、無線控制以及通訊擴展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斷路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相互配對的斷路器控制裝置和遙控裝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斷路器是電網中保護電網和用電設施安全的設備,隨著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電子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功能被加入到斷路器中。一方面,由于非常多的功能被加入到斷路器中,導致斷路器功能的設置、使用變的更加復雜,從提升用戶體驗方面考慮,希望保持常用功能的簡單方便操作。另一方面,由于斷路器本身功能的更加豐富和全面,比如自帶電流、電壓、功率、電能、母排溫度測量等,完全可以取代目前配電柜、配電箱上的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甚至是多功能表。但是在配電柜、配電箱現場,又需要顯示這些基本信息。
在現有技術中,配電柜主要有兩種:
經濟型的配電柜,裝配了傳統的指針式電流、電壓表,無法顯示完整的三相電流、三相電壓,僅顯示一相電壓、三相電流,甚至僅顯示一相電壓、一相電流。斷路器只具備手動分合閘功能,由于斷路器運行在電網中,手動分合閘有可能增加操作者的危險性。
高端的配電柜,裝配了多功能表,可以翻屏顯示三相電壓、三相電流、功率、電能等多種豐富信息,還為斷路器配備了電動操作機構,可實現電動分合閘,但大多未配備狀態指示燈,不方便直接得知配電柜的狀態。
在裝配了多功能表和電動操作機構的配電柜的內部,由于需要給每只多功能表配3只電流互感器、4只熔絲,另外還需要1個標志牌、2只按鈕,用于控制斷路器的電動分合閘,配線大于15根,由此,每只配電柜往往需要安裝多排電流互感器、成捆的配線,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加上狀態指示燈,配線將更多。這種配電柜制作工藝復雜、元件貴、材料多、安裝配線麻煩、制作工時長、維修困難,所以整體成本非常高。
另外,目前物聯網發展迅速,各個行業各類用戶對于物聯網接入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各種不同的物理接口、通訊協議,使得斷路器的開發變的非常不便。通訊功能并非是斷路器的本職工作,但目前各種通訊接口占去了斷路器一部分內部空間、使得模具也更加復雜,開發成本增加。而且模具一旦開制,后期再需要增加、更改功能,成本非常大,有的甚至無法修改。各種通訊接口、通訊協議的融入,又耗費了大量的軟件、硬件資源,使得軟硬件成本大大增加。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相互配對的斷路器控制裝置和遙控裝置及控制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斷路器控制裝置,包括:
斷路器控制機構,用于根據所接收的指令數據控制斷路器的狀態;
信號采集處理模塊,用于采集處理并得到斷路器的運行數據并傳輸至主機主控模塊;
主機本地無線通訊模塊,用于接收與所述斷路器控制裝置相配對的遙控裝置所發出的控制數據和/或用于向所述遙控裝置發送狀態數據;
數據分析綜合處理模塊,用于對所接收到的運行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得到狀態數據;
主機主控模塊,用于根據所接收到的運行數據和/或控制數據,生成指令數據,發送至斷路器控制機構。
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信號采集處理模塊包括信號采集模塊和信號處理模塊;所述信號采集模塊安裝于所述斷路器的主回路,用于采集所述斷路器的電參數,并傳輸至所述信號處理模塊;所述信號處理模塊對電參數進行運算處理后生成運行數據,傳輸至所述主機主控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凱隆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凱隆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13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