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大通徑免處理井下高壓暫堵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91220.2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6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牛朋偉;張文;蘇敏文;費節(jié)高;鄧小強;廖作杰;陳世波;許建偉;高宇;田文超;龐磊;晏健;王偉鵬;韓碩;王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9 | 分類號: | E21B33/129;E21B33/127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王衛(wèi)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通 處理 井下 高壓 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屬于油氣田井下技術作業(yè)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通徑免處理井下高壓暫堵工具及方法。本發(fā)明通過丟手機構、封卡機構、暫堵塞、支撐座和固定件有機組合而成。本發(fā)明通過貫穿式的丟手結構,簡單可靠,并使工具整體尺寸短小,充分利用了丟手結構尺寸的改變使丟手載荷可調的特性。本發(fā)明設計通過底部支撐座承受主要載荷,避免了中心管受力,使其突破材料性能限制;中心管的具備管徑≥50mm的較大通徑,可與生產油管內徑一致,使后期排液及過油管作業(yè)順暢進行,保證了施工的安全。本發(fā)明中的錐體、護傘、護環(huán)和膠筒均采用可自解除材料,施工結束后可自行解除失效,后續(xù)無需特殊處理即可實現井筒全通徑。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油氣田儲層改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通徑免處理井下高壓暫堵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的油、氣田開發(fā)中,油氣井連續(xù)油管壓裂施工完成后為了實現快速投產,往往需要帶壓設備配合下生產管柱。而帶壓作業(yè)技術難度大,施工風險高,利用帶壓設備配合下生產管柱,往往造成其他高風險井等停,不利于油氣資源的快速開發(fā)。目前,針對此情況,出現了兩種基于傳統橋塞形式的井下暫堵方案,一種為采用內部設置暫堵塞的可撈式橋塞,電纜座封在井筒內部暫堵井下高壓,再采用常壓下鉆工藝正常下入生產管柱,后期下打撈鉆將橋塞取出;另一種方案為采用內部設置暫堵塞的全可溶式橋塞,后期無需處理全部溶解便可實現井筒全通徑。但可撈式暫堵橋塞在作業(yè)時對工具可靠性要求較高,因此施工風險較大,并且隨著生產時間加長,后期撈取難度也逐漸增大,不利用后續(xù)井筒作業(yè);全可溶式暫堵橋塞無需后期特殊處理即可保持井筒全通徑,但由于目前可溶材料性能的限制,承壓能力受限,中心管內徑也往往較小,不利于后續(xù)施工,大量使用可溶部件受不同工況因素干擾也較大,影響施工安全。
為此,針對目前油氣井連續(xù)油管壓裂施工完成后暫堵井下高壓實現井口常壓下生產管柱的需求,需要開發(fā)一種結構可靠、操作簡單、內通徑大、后期免處理的井下高壓暫堵工具,從而提高油氣田改造施工效率和作業(yè)安全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大通徑免處理井下高壓暫堵裝置及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可靠、操作簡單、內通徑大、后期免處理的井下暫堵裝置及方法,從而提高油氣田改造施工效率和作業(yè)安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大通徑免處理井下高壓暫堵工具,包括丟手機構、封卡機構、暫堵塞、支撐座和固定件;所述丟手機構下端與暫堵塞內側壁可拆卸連接,丟手機構上部外側壁與封卡機構上端面接觸;所述支撐座套接在暫堵塞下端外側壁并通過固定件固定;所述的封卡機構設置在丟手機構的外周,封卡機構下端連接在支撐座上部與暫堵塞之間的間隙內且與暫堵塞間通過密封件密封。
所述的丟手機構包括丟手桿和應力棒;所述的丟手桿和應力棒上下設置,應力棒上下兩端外側壁分別與丟手桿和暫堵塞的內側壁絲扣連接。
所述的丟手桿是由上下兩段圓柱組成的中空柱狀體,上端圓柱外徑大于下段圓柱外徑,上端圓柱長度小于下段圓柱長度;所述的封卡機構上端面與丟手桿的上下兩段圓柱的銜接處接觸。
所述的應力棒是中部開有用于拉斷的環(huán)狀槽的柱狀體。
所述的封卡機構包括活動套、卡瓦、錐體、第二防座剪釘、護傘、護環(huán)、膠筒和中心管;所述的活動套、卡瓦、錐體、護傘、護環(huán)和膠筒均套接在中心管外;所述的膠筒套接在中心管中部,護環(huán)、護傘、錐體和卡瓦以膠筒為中心向兩側依次對稱設置;所述的錐體通過第二防座剪釘與中心管固定;所述活動套與位于上部的卡瓦接觸,并通過第一防座剪釘與中心管固定;所述中心管上端與丟手機構接觸,中心管下端連接在支撐座與暫堵塞之間的間隙內且與暫堵塞間通過密封圈密封。
所述的錐體、護傘、護環(huán)和膠筒采用的是可溶材料制成。
所述中心管的管徑≥50mm且與生產用油管內徑尺寸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12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逼壓式表圈及手表
- 下一篇:液晶顯示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