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廠濕法脫硫煙氣中可溶鹽排放量的離線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0945.X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31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沈志剛;劉澤宇;戴璞;陳萍;徐建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創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96 | 分類號: | G01N30/9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 31280 | 代理人: | 陸葉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廠 濕法 脫硫 煙氣 可溶 排放量 離線 測試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環境檢測技術領域。電廠濕法脫硫煙氣中可溶鹽排放量的離線測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電廠的濕法脫硫原漿漿液倒入蒸餾瓶中;步驟二,采用蒸發冷凝實驗裝置對電廠的濕法脫硫原漿漿液進行蒸餾冷凝;步驟三,收集50ml冷凝水后,將錐形瓶內的冷凝水轉入玻璃瓶中并密封,4℃以下保存,以備后續實驗;步驟四,使用離子色譜儀測定Li+、Na+、NH4+、K+、Mg2+、Ca2+、F?、Cl?、NO3?、SO42?離子含量;并取原漿漿液使用離子色譜儀測定Li+、Na+、NH4+、K+、Mg2+、Ca2+、F?、Cl?、NO3?、SO42?離子含量;步驟五,計算出可溶鹽折算到標準狀態下煙氣的排放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是用于測定煙氣中可溶鹽排放量的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燃煤電廠的煙氣脫硫工藝90%以上是采用濕法脫硫,即通過噴射石灰石漿液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分子接觸反應,最終生成石膏。絕大部分石膏通過脫水而收集,但漿液中的微小粒子和可溶鹽,隨煙氣逸出脫硫塔,通過煙囪排入大氣。
過去,一部分相對較大的顆粒,在煙囪附近因為重力降落,俗稱“石膏雨”,現在加裝濕電除塵或高效除霧器后,這部分基本看不到了;而PM1.0以下的亞微米粒子及可溶鹽,則隨煙氣、水汽排放到大氣中,粒子小,更易漂浮,治理難度大。
華電電科院李壯等人發表的期刊《濕法脫硫對660MW煤粉爐PM2.5排放影響的實驗研究》中提及到有如下內容:“排往大氣中的PM2.5粒子數,是鍋爐出口未經除塵設備時的2.094倍,是除塵設備出口的458.28倍。”然而,可溶鹽的排放量并沒有任何數據支撐。
目前燃煤電廠的煙氣脫硫工藝排出的煙氣中可溶鹽的含量,一直是一個業內的空白。
申請號為CN200910073876.8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煙氣脫硫系統中硫酸鹽含量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時取兩份待測樣品,其中一份用于測定亞硫酸鹽含量;另一份用于測定亞硫酸鹽與硫酸鹽總量;通過兩者之差計算出硫酸鹽含量。但是該方法僅能實現煙氣中硫酸鹽含量的測定。無法適用于其余可溶鹽的含量測定。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電廠濕法脫硫煙氣中可溶鹽排放量的離線測試方法,以解決以上至少一個技術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電廠濕法脫硫煙氣中可溶鹽排放量的離線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電廠的濕法脫硫原漿漿液倒入蒸餾瓶中;
步驟二,采用蒸發冷凝實驗裝置對電廠的濕法脫硫原漿漿液進行蒸餾冷凝;
所述蒸發冷凝實驗裝置包括包括水浴蒸餾系統,所述水浴蒸餾系統包括恒溫水浴鍋以及用于放置脫硫漿液原液的蒸餾瓶,所述蒸餾瓶安裝在所述恒溫水浴鍋的正上方;
所述蒸發冷凝實驗裝置還包括一冷凝系統,所述冷凝系統包括上下順序連接的冷凝管以及錐形瓶,所述冷凝管的頂部與所述蒸餾瓶的瓶頸的支流管對接,所述錐形瓶是一帶有旁路支管的錐形瓶;
所述蒸發冷凝實驗裝置還包括一氣源系統,所述氣源系統包括順序連接的氮氣瓶以及輸送管路,所述輸送管路的進氣端連接所述氮氣瓶,所述輸送管路的出氣端伸入所述蒸餾瓶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創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創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094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閥芯自旋式被動防控型含固多相流控制閥
- 下一篇:生產現場快速反應管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