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1.591折射率PC防藍光鏡片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9760.7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52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中;郭耀鐘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視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C7/10 | 分類號: | G02C7/10;G02B1/14;C09D183/10;C09D7/61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吳麗娜 |
| 地址: | 212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1.591 折射率 pc 防藍光 鏡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1.591折射率PC防藍光鏡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光學鏡片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首先向有機硅樹脂中引入感光性丙烯酸酯基團,制成雜化有機硅樹脂,并且還向雜化有機硅樹脂中引入苯基基團,利用苯基基團優異的紫外吸收性能,提高涂層的抗紫外性,同時有機硅樹脂作為涂層基料,起到耐磨抗沖擊的效果,接著本發明向有機硅樹脂中加入了二氯甲烷和氧化鋅以及納米銀,使得涂層和PC鏡片之間通過互溶、纏繞等作用將涂層和鏡片基片結合起來,提高涂層的附著力,利用背層和面層中氧化鋅薄膜和Ag納米粒子的散射作用以達到對紫外和短波藍光有效阻隔,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1.591折射率PC防藍光鏡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光學鏡片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PC是聚碳酸酯的簡稱。PC是一種線型碳酸聚酯,分子中碳酸基團與另一些基團交替排列,這些基團可以是芳香族,可以是脂肪族,也可兩者皆有。雙酚A型PC是最重要的工業產品。PC是幾乎無色的玻璃態的無定形聚合物,有很好的光學性質和抗氧化性。PC高分子量樹脂有很高的韌性,彎曲模量可達2400MPa以上,樹脂可加工制成大的剛性制品。PC主要性能缺陷是耐水解穩定性不夠高,對缺口敏感,耐有機化學品性,耐刮痕性較差,抗紫外線能力不佳,長期暴露于紫外線中會發黃。和其他樹脂一樣,PC容易受某些有機溶劑的侵蝕。
PC鏡片是通過將PC的粒料進行熔融注塑成型,成型溫度高達320℃以上。因此,有機添加劑在高溫加工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熱解、老化、變性等現象。比如,常規的紫外線吸收劑在這樣的高溫下容易失效。目前,我國的PC粒料主要依賴進口產品。該產品添加有耐高溫的紫外線吸收劑,對紫外線的截止波長為390納米,可以承受PC鏡片的高溫加工過程而不失效。
目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發展正在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比如防藍光鏡片產品等等。過去的眼鏡市場,具有防390納米紫外線功能的鏡片可以作為防紫外功能鏡片銷售。現在,隨著政策的改變,對合格鏡片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夠阻隔 390納米以下的紫外線。而CR39由于材料性質和工藝要求導致其早期產品在防紫外線方面需要較高的技術門檻。現在,新的防藍光需求進一步提高了這一技術門檻,因此,CR39鏡片原材料產品總體來看,在防藍光性能上仍不夠成熟。能夠提供優秀的防紫外、防藍光性能的CR39鏡片原材料產品的公司,有可能會改變這一眼鏡原材料市場的格局。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如果能夠緊隨市場變化,做好CR39的功能化,滿足新的市場需求,有可能在這一傳統產品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防紫外線、防藍光產品可以以防護400納米、410納米、420納米、430納米和450納米進行功能細分,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1.591 折射率PC防藍光鏡片及其制備方法,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1.591折射率PC防藍光鏡片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設計了一種PC防藍光涂層材料,涂覆于PC鏡片表面,實現膜層防藍光效果。測試結果表明PC鏡片的可見光透過率超過92%。涂膜、加硬、鍍膜后膜層牢固度沒有降低。對紫外可見光的截止波長達到410納米,超過防紫外線PC鏡片。
本發明的一種1.591折射率PC防藍光鏡片,包括聚碳酸酯鏡片和涂覆在聚碳酸酯鏡片正面的防藍光涂層面層以及涂覆在聚碳酸酯鏡片背面的防藍光涂層背層;
所述防藍光涂層面層是由防藍光涂料面料經紫外光固化后形成的;
所述防藍光涂層背層是由防藍光涂料背料經紫外光固化后形成的;
所述防藍光涂料面料是由光固化有機硅涂層基料、納米銀濃縮液和二氯甲烷制成;
所述防藍光涂層背層是由光固化有機硅涂層基料、氧化鋅溶膠和二氯甲烷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視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視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97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