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粗糙度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89631.8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46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立創;鄧錦尚;劉俊偉;龍耀堅;黃志偉;鄺炳添;肖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穩固檢測鑒定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28 | 分類號: | G01B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龍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混凝土 粗糙 檢測 方法 | ||
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粗糙度檢測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對試件待檢測表面劃分至少4個矩形待檢測區域;沿著待檢測區域的邊緣設置密封圍擋;調配硅膠和固化劑;將調配好的混合液進行抽真空排氣泡作業;將抽真空排氣泡完畢的混合液倒入待檢測區域內;待硅膠凝固后形成倒模,取下密封圍擋,并將倒模取下;對倒模進行清洗并進行烘干;測量倒模的高度h1;根據公式H=V/S;計算可得倒模的理論高度h2;根據實際高度h1與理論高度h2的差值占理論高度h2的百分比估算出待檢測表面的粗糙度;本發明通過制作硅膠模具,根據模具的實際高度和測量高度之差估算出待檢測表面粗糙度,通過所制得的硅膠模具能夠多次測量獲得數據,降低誤差;此外硅膠模具能夠長時間保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粗糙度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方面的研究逐漸升溫,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將預制構件通過混凝土現澆筑成整體,因此在混凝土與預制構件之間就會產生接縫結合面。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作為一種符合工業化生產方式的結構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勞動強度低、噪音污染與濕作業少和產品質量易控制等優勢,已成為國內外建筑業發展的主流方向。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疊合樓板、疊合梁、疊合墻板等疊合構件的受力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結合面質量,尤其是接縫結合面抗剪性能和抗震性能,因此往往針對接縫結合面進行抗剪性能的研究,研究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因素對接縫結合面抗剪承載力有一定的影響,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結合面粗糙度,不同粗糙度的結合面對其抗剪性能有不同的影響,試驗過程中往往對結合面粗糙度要進行定量的度量。現有技術中對結合面粗糙度測量精確度較低。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中提出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粗糙度檢測方法。
發明內容
(一)發明目的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現有技術中對結合面粗糙度測量精確度較低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粗糙度檢測方法,本發明通過制作硅膠模具,根據模具的實際高度和測量高度之差估算出待檢測表面粗糙度,通過所制得的硅膠模具能夠多次測量獲得數據,降低誤差;此外硅膠模具能夠長時間保存,以備后續檢驗。
(二)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粗糙度檢測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S1、對試件待檢測表面劃分至少4個矩形待檢測區域;并測量帶檢測區域的長度和寬度;通過長度和寬度計算待檢測區域的面積S;
S2、沿著待檢測區域的邊緣設置密封圍擋;
S3、按50:1的比例調配硅膠和固化劑,并將硅膠和固化劑充分攪拌均勻;
S4、將調配好的混合液進行抽真空排氣泡作業;
S5、在待檢測區域的底部刷上潤滑油,保證潤滑油將整個待檢測區域覆蓋即可;
S6、將抽真空排氣泡完畢的混合液倒入待檢測區域內;
S7、待硅膠凝固后形成倒模,取下密封圍擋,并將倒模取下;
S8、對倒模進行清洗并進行烘干;
S9、測量倒模的高度h1;
S10、根據公式H=V/S;計算可得倒模的理論高度h2;
S11、根據實際高度h1與理論高度h2的差值占理論高度h2的百分比估算出待檢測表面的粗糙度;(h1-h2)/h2*100%。
S12、獲得多個待檢測區域的檢測結果,并對多個檢測結果取平均值得到最終的結果。
優選的,選取待檢測區域的面積控制在50-100cm2。
優選的,選用硅膠的用量為500-1000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穩固檢測鑒定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穩固檢測鑒定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963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計算裝置以及計算方法
- 下一篇:一種地板及墻板按鈕式鎖扣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