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市政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89619.7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43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何思影;卓文杰;何偉怡;曾德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眾粵市政園林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3/04 | 分類號: | E01C3/04;C04B28/14;C04B14/30;C04B24/08;C04B24/38;C04B14/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1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市政道路 土地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市政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標記孔位:根據現場環境和地下埋設物的情況,標記注漿孔位置;S2、鉆孔:根據步驟S1中的孔位沿垂直于地基所在平面方向鉆孔,形成注漿孔;S3、制備混凝土漿液:將混凝土漿液的各組分混合攪拌均勻,即可得混凝土漿液;S4、注漿:在注漿孔內插入注漿管,在注漿管內注入混凝土漿液,注漿壓力為30?50KPa;其中,混凝土漿液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水20?30份;硅酸鹽水泥30?45份;砂60?75份;石膏15?20份;粉煤灰25?30份;納米二氧化鈦8?12份;N?硬脂酸正丁脂15?20份。本發明具有通過增強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以及抗裂強度,以提高地基的結構強度,使其不易沉降而導致市政道路開裂、坍塌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軟土地基施工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市政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城市發展加快,市政道路在減少交通擁堵、提高出行效率等方面承擔著不可替代的紐帶作用,其覆蓋面積越來越廣。而在市政道路施工時,通常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施工處理。軟土地基,是指主要由黏土和粉土等細微顆粒含量多的松軟土、孔隙大的有機質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層構成的地基。
但是,由于土地質量參差不齊,且軟土地基具有含水率高、空隙大、不易壓實等特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載荷與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孔隙水壓力消散,土體失水密實,因而發生不同程度的沉降,非常容易導致市政道路出現開裂,從而逐步降低市政道路的結構穩定性甚至導致市政道路失穩坍塌。因此,還有改進的空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市政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市政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標記孔位:根據現場環境和地下埋設物的情況,進行注漿孔位置的標記;
S2、鉆孔:根據所述步驟S1中的孔位沿垂直于地基所在平面方向鉆孔,形成注漿孔;
S3、制備混凝土漿液:將混凝土漿液的各組分混合攪拌均勻,即可得混凝土漿液;
S4、注漿:在所述注漿孔內插入注漿管,在所述注漿管內注入所述混凝土漿液,注漿壓力為30-50KPa;
其中,所述混凝土漿液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
水20-30份;
硅酸鹽水泥30-45份;
砂60-75份;
石膏15-20份;
粉煤灰25-30份;
納米二氧化鈦8-12份;
N-硬脂酸正丁脂15-20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納米二氧化鈦與N-硬脂酸正丁脂相互協同配合,增強了混凝土漿液與土壤之間的相容性,促進混凝土漿液更好地滲透到土壤的間隙中,使得混凝土漿液在固化之后,混凝土與土壤膠結在一起,地基變硬,從而使得地基的抗壓強度以及抗裂強度增強,具有較高的結構穩定性,從而使得地基不易發生沉降而導致市政道路開裂甚至坍塌,更好地對市政道路進行支撐,延長市政道路的使用期限。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在所述步驟S4中,在注漿之前在所述注漿孔內插入抽水管,將所述注漿孔內的水抽出。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注漿之前在注漿孔內插入抽水管,并將注漿孔內的水抽出,有利于降低地基內的水分含量,并使得地基內的空隙變小,從而使得混凝土漿液在固結之后,地基的密實度更高,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地基的結構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眾粵市政園林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眾粵市政園林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961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煤礦底抽巷鉆孔施工防噴孔裝置
- 下一篇:一種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