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9254.8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469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冰;周宏偉;盧秉仲;程宏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26 | 分類號: | B21B1/26;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陳曦 |
| 地址: | 117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汽車 表面 質量 熱軋 工藝 方法 | ||
本發明的一種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包括:步驟1:來料進入板坯加熱爐加熱到1200?1240℃;步驟2:加熱爐為弱氧化性氣氛,板坯在爐時間≤220min;步驟3:板坯出爐后去除爐生氧化鐵皮;步驟4:板坯經兩架粗軋機6或8道次的粗軋制成厚度在30?50mm內的中間坯;步驟5:中間坯由精軋機入口飛剪切去頭部,去除氧化鐵皮;步驟6:由精軋機組完成最終產品,目標終軋溫度范圍為910~950℃;步驟7:成品帶鋼冷卻至710~750℃;步驟8:完成軋制和冷卻之后,成品帶鋼卷成鋼卷后運至卷庫存放。該方法制備的熱軋帶鋼,完成冷軋之后的成品帶鋼沖壓打磨時,表面無縱向條紋缺陷;帶鋼斷面的金相檢查,沒有發現未再結晶層。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熱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IF鋼軋制過程中由于頭尾溫差、邊部溫降等問題,會出現帶鋼局部880-890℃的現象,因而導致部分區域混晶,造成邊部缺陷。在提供汽車外板過程中,出現了沖壓條紋的缺陷,帶鋼斷面的金相檢查發現未再結晶層,影響了成品性能。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使冷軋成品帶鋼沖壓打磨后表面無縱向條紋,帶鋼斷面的金相檢查,沒有發現未再結晶層。
本發明的一種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包括:
步驟1:來料板坯由天車、裝爐輥道進入板坯加熱爐,將板坯加熱到1200-1240℃;
步驟2:為減少爐內板坯氧化鐵皮的生成,加熱爐控制為弱氧化性氣氛,并控制板坯在爐時間小于等于220min;
步驟3:板坯出爐后經粗軋高壓水除鱗箱去除爐生氧化鐵皮;
步驟4:板坯經兩架粗軋機6或8道次的粗軋制,軋制成適用于精軋機軋制的厚度在30-50mm范圍內的中間坯;
步驟5:中間坯由精軋機入口飛剪切去頭部后,經過精軋高壓水除鱗箱去除氧化鐵皮;
步驟6:由精軋機組完成成品厚度規格的最終產品,目標終軋溫度范圍為910~950℃;
步驟7:完成軋制的成品帶鋼在輸出輥道上,通過帶鋼層流冷卻系統冷卻至目標卷取溫度,目標卷取溫度范圍為710~750℃;
步驟8:完成軋制和冷卻之后,成品帶鋼由地下卷取機卷成鋼卷,通過鋼卷運輸系統運輸至卷庫存放
在本發明的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中,所述步驟3中粗軋高壓水除鱗箱的雙排除鱗集管均要求投入使用,以提高除鱗效果。
在本發明的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中,所述步驟4中在粗軋機軋制期間,粗軋機的機架入口和出口的除鱗箱的除鱗集管均投入,以保證中間坯表面鐵皮的去除。
在本發明的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中,所述步驟5中精軋高壓水除鱗箱僅使用單排集管。
在本發明的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中,所述步驟6中精軋機組軋制要求安排在10-30km期間生產;前4架精軋機F1-F4的工作輥優先使用首次上機的高速鋼輥。
在本發明的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中,所述步驟6的目標終軋溫度為930℃。
在本發明的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中,所述步驟7中目標卷取溫度為730℃。
本發明的一種改善汽車外板表面質量的熱軋工藝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925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人員通行智能檢測安全消毒裝置
- 下一篇:一種PE管電熔焊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