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電廠發變組及高備變的變送器電氣測量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8991.6 | 申請日: | 202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7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云;譚任深;陳亮;陽熹;譚江平;曾甫龍;汪少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4 | 分類號: | G01R31/34;G01R21/00;G01R19/00;G01R2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輝;麥小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電廠 發變組 高備變 變送器 電氣 測量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電廠發變組及高備變的變送器電氣測量系統,包括用于測量電氣量的數字型變送器;所述數字型變送器均包括在穩態運行時啟用的測量級電壓輸入端和測量級電流輸入端,以及在外部電網或發電機機端短路時啟用的保護級電壓輸入端和保護級電流輸入端;所述數字型變送器的測量級電流輸入端和保護級電流輸入端都通過電流信號線與發電機連接,并且所述測量級電壓輸入端和所述保護級電壓輸入端都通過電壓信號線連接至電壓母線,以及,所述數字型變送器連接至數字電液控制系統以形成測量回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電廠發變組及高備變的變送器電氣測量系統,能夠對發電廠主要電氣設備的的電氣量進行測量,在電網外部故障時仍能夠準確測量發電機功率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氣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發電廠發變組及高備變的變送器電氣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用電負荷增長,發電機組與電網之間互相影響也越來越大。近年來,陸續發現,當發生空充主變(全壓沖擊)或者輸電線路發接地、短路等故障時,會在發電機的機端產生含有大量諧波的暫態涌流,導致常規模擬式功率變送器在暫態擾動時輸岀的功率信號產生無規則的過沖、放大、反向等畸變失真,造成發電機功率控制系統調門誤動或動作紊亂,引發機組功率振蕩甚至跳機事件,對電網穩定運行帶來嚴重危害。
現行GB/T13850-1998標準對線路故障時暫態情況下的功率測量要求沒有作岀規定,對電磁兼容性試驗也沒有作岀具體要求。鑒于機組控制系統的重要性,在新的倛、用電環境下,迫切需要一種用于DEH控制的數字式變送器電測量系統,并制定相應的生產與檢定新標準。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電廠發變組及高備變的變送器電氣測量系統,能夠對發電廠主要電氣設備的的電氣量進行測量,在電網外部故障時仍能夠準確測量發電機功率值。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發電廠發變組及高備變的變送器電氣測量系統,包括用于測量電氣量的數字型變送器;
所述數字型變送器均包括在穩態運行時啟用的測量級電壓輸入端和測量級電流輸入端,以及在外部電網或發電機機端短路時啟用的保護級電壓輸入端和保護級電流輸入端;
所述數字型變送器的測量級電流輸入端和保護級電流輸入端都通過電流信號線與發電機連接,并且所述測量級電壓輸入端和所述保護級電壓輸入端都通過電壓信號線連接至電壓母線,以及,所述數字型變送器連接至數字電液控制系統以形成測量回路。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數字型變送器分別與數字電液控制系統、集散控制系統、調頻系統連接;
所述數字型變送器通過功率信號線與數字電液控制系統連接,通過頻率信號線連接至調頻系統。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發電廠發變組及高備變的變送器電氣測量系統,包括至少三個數字型變送器;當其中兩個所述數字型變送器故障時,停止測量。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數字型變送器,采用雙電源供電,與兩個電源連接。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數字型變送器通過整流電路與兩個電源連接,具體為:
所述兩個電源均與繞組、整流橋依次連接以構成兩個整流電路,并且所述兩個整流電路以并聯方式接入變送器。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發電廠發變組及高備變的變送器電氣測量系統,還包括用于測量燃機主變壓器、高壓廠用變壓器、高壓備用變壓器、勵磁變壓器的電氣量的綜合電量測量裝置。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綜合電量測量裝置的具體方案為:
第一發變組變送器通過電流信號線分別連接燃機主變壓器、高壓廠用變壓器;
第二發變組變送器通過電流信號線分別連接高壓備用變壓器、勵磁變壓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89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