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諧振腔增強的單片集成傳感器及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88882.4 | 申請日: | 202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64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程振洲;陳威成;韓森淼;胡浩豐;劉鐵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2 | 分類號: | G01M11/02;G01N21/31;G01N21/4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劉子文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諧振腔 增強 單片 集成 傳感器 測量方法 | ||
1.一種諧振腔增強的單片集成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諧振腔(1)、二維材料層(2)、電極(3)、絕緣包層(4)、耦合器(5)、單色激光器(6)、光電探測器(7)、波導(8)、絕緣層(9)和襯底層(10);所述的絕緣包層(4)和二維材料層(2)從下到上依次位于諧振腔(1)上方,所述的絕緣層(9)和襯底層(10)從上到下依次位于諧振腔(1)下方,所述的波導(8)與諧振腔(1)位于同一層,且位于諧振腔(1)的一側;所述的電極(3)設有兩個,其中一個位于波導(8)上,另一個位于二維材料層(2)上,所述的耦合器(5)設置于波導(8)的兩端,所述的單色激光器(6)連接波導(8)一端的耦合器(5);所述的光電探測器(7)連接波導(8)另一端的耦合器(5),所述的單色激光器(6)是波長在0.3-0.8微米的可見光波段激光器、波長在0.8-2微米的近紅外波段激光器,或是波長在2-20微米的中紅外波段激光器,所述的波導(8)的材料是由硅、鍺、硅鍺混合物、氮化硅、磷化銦、砷化鎵、鈮酸鋰中的其中一種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諧振腔增強的單片集成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諧振腔(1)是由微環諧振腔、微盤諧振腔和光子晶體諧振腔其中的一種或幾種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諧振腔增強的單片集成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維材料層(2)是由石墨烯、過渡金屬硫化物和黑鱗中的一種或幾種構成,所述的二維材料層(2)是單層材料、多層材料或異質結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諧振腔增強的單片集成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耦合器(5)為端面耦合器或光柵耦合器。
5.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諧振腔增強的單片集成傳感器進行測量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加電場通過電極(3)改變二維材料層(2)的費米能級,改變二維材料層(2)的介電常數特性,從而移動諧振腔(1)的共振波長;進而實現在同一波長下對共振峰進行采樣,最終利用波導有效折射率與費米能級的關系,計算出諧振腔的品質因子、消光比和共振峰隨外界環境變化的漂移,二維材料層(2)中二維材料的費米能級工作在入射光光子能量的二分之一以上,因此,利用外加電場調控諧振腔(1)的共振波長的時候,外加電場的變化不會對諧振腔的品質因子和消光比產生明顯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888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