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85902.2 | 申請日: | 202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38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研;倪旭暉;趙亞州;陳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1/00 | 分類號: | G01V1/00;G01W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2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監測 海底 地震 引起 海嘯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自下而上分布且彼此相連的底座、懸浮部件和漂浮部件,所述底座相對于海底固定,所述底座安裝有地震傳感器,所述懸浮部件安裝有控制器和水壓傳感器,所述漂浮部件安裝有通訊系統,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地震傳感器、水壓傳感器和通訊系統電性連接,所述底座通過第一繩索與所述漂浮部件相連,通過第二繩索與所述懸浮部件相連,所述第一繩索和第二繩索均為剛性繩索;
當發生海底地震時,通過測定距離海平面較近的固定位置處水壓力變化值,換算為水深值,從而獲得海嘯造成的海浪高度和其破壞程度,并進行海嘯預警,具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當地震傳感器監測到X克以上的地震波后,控制器工作,收集前Y分鐘水壓傳感器監測到的水壓值,且每隔Z分鐘收集一次水壓值pi,i=1,2……Y/Z,所述Y的取值范圍為5~20;
將水壓值轉化為水深值Hi,i=1,2……Y/Z,則(最小水深值Min(Hi),最大水深值Max(Hi))作為懸浮部件在無海嘯作用時的水深范圍,此后,每隔1分鐘收集一次水壓值并轉化為水深值H實時;
當連續N次收集到β米≥H實時-Max(Hi)>α米或β米≥Min(Hi)-H 實時>α米時,通訊系統發出低級別海嘯預警;
當連續N次收集到γ米≥H實時-Max(Hi)>β米或γ米≥Min(Hi)-H 實時>β米時,通訊系統發出中級別海嘯預警;
當連續N次收集到H實時-Max(Hi)>γ米或Min(Hi)-H實時>γ米時,通訊系統發出高級別海嘯預警;
當不再收集到H實時-Max(Hi)>α米或Min(Hi)-H實時>α米時,海嘯警報解除。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公式Hi=pi/9.8將水壓值轉化為水深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的取值范圍為0.05~0.2,所述Z的取值范圍為0.1~5,所述N的取值范圍為5~10,所述α的取值范圍為4~8,所述β的取值范圍為8~16,所述γ的取值范圍為16~32,且α<β<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安裝有用于固定的錨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數量至少為3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部件與所述懸浮部件之間通過柔性繩索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部件安裝有蓄電池以及能夠為蓄電池提供電能的太陽能板。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監測海底地震引起海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懸浮部件和漂浮部件的表面涂覆有防護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590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芯模組及電池系統
- 下一篇:一種吸收效果好的艾草包藥浴皂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