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儲存結構和空氣儲存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5116.2 | 申請日: | 202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70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應明;羅宗帆;李金魁;郭朋超;李校珂;王洪坤;張歡;謝江勝;仲維玲;朱紅桃;余雄軍;王超;梁之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08 | 分類號: | E21F1/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張志江 |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儲存 結構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空氣儲存結構和空氣儲存設備,空氣儲存結構應用于隧道,空氣儲存結構包括:進氣管道、出氣管道和儲蓄風室,所述儲蓄風室一端連接于所述進氣管道,所述儲蓄風室另一端連接有所述出氣管道,所述儲蓄風室具有與所述進氣管道和出氣管道連通的儲氣容腔,所述儲氣容腔內保存有用于施工空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保證足夠的空氣通過接力傳輸到隧道施工作業面或分支到其它巷道,進而有效保證供風量,保證隧道內正常施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氣儲存結構和空氣儲存設備。
背景技術
隧道施工過程中,通常隧道只有施工進出口位置和外界連通,隧道內部處于半封閉狀態,外界空氣無法有效流動到隧道內部,而施工人員和施工設備都需要新鮮空氣完成作業,因此相關技術中采用洞口軸流風機和風筒布管道將外界新鮮空氣壓入到隧道作業面,從而保證人員和設備能夠正常作業。但是由于隧道較長,空氣沿風筒布長距離傳輸,風量損失較大且風壓不足,無法有效改善隧道內部空氣環境,影響施工作業。
上述內容僅用于輔助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并不代表承認上述內容是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基于此,針對空氣在管道內傳遞出現風量損失,傳輸至施工作業面的風量很小,影響繼續施工的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空氣儲存結構和空氣儲存設備,旨在減少風量損失,保證施工正常進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空氣儲存結構,應用于隧道,包括:
進氣管道,所述進氣管道沿隧道進出方向設置;和
儲蓄風室,所述儲蓄風室一端連接于所述進氣管道,所述儲蓄風室另一端連接于有出氣管道,所述儲蓄風室具有與所述進氣管道和所述出氣管道連通的儲氣容腔。
可選地,所述儲蓄風室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包括相連接頂板和側板,所述隧道包括側壁面和底面,所述頂板遠離所述側板的側邊抵接于所述隧道的側壁面,所述側板遠離所述頂板端抵接于所述隧道的底面,所述頂板、所述側板、所述側壁面和所述底面圍設形成所述儲氣容腔。
可選地,所述頂板和所述隧道的側壁面接觸位置設置有密封墊;
和/或,所述側板和所述隧道的底面接觸位置設置有密封墊。
可選地,所述儲蓄風室還設有增量容腔,所述增量容腔設置于所述隧道的側壁面,并與所述儲氣容腔連通。
可選地,所述出氣管道設有接力風機。
可選地,所述進氣管道與所述儲蓄風室連接位置設置有緊固件,所述緊固件包括設置于所述進氣管道的第一緊固部,所述緊固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儲蓄風室的第二緊固部,所述第一緊固部和所述第二緊固部對接緊固,將所述進氣管道與所述儲蓄風室連接;
或者,所述出氣管道與所述儲蓄風室連接位置設置有緊固件,所述緊固件包括設置于所述出氣管道的第一緊固部,所述緊固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儲蓄風室的第二緊固部,所述第一緊固部和所述第二緊固部對接緊固,將所述出氣管道與所述儲蓄風室連接;
或者,所述進氣管道和所述出氣管道與所述儲蓄風室連接位置均設置有緊固件,所述緊固件包括設置于所述進氣管道和所述出氣管道的第一緊固部,所述緊固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儲蓄風室的第二緊固部,所述第一緊固部和所述第二緊固部對接緊固,將所述進氣管道和所述出氣管道與所述儲蓄風室連接。
可選地,所述第一緊固部和所述第二緊固部之間接觸面設置有密封圈。
可選地,所述儲蓄風室內可拆卸安裝有過濾部件,所述過濾部件過濾經所述進氣管道至所述出氣管道的空氣。
可選地,所述空氣儲存結構包括若干所述儲蓄風室,所述儲蓄風室間隔設置于所述隧道內,若干所述儲蓄風室串聯接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51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控擺板的波浪能發電裝置
- 下一篇:一種同軸傳輸線共面補償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