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調器控制方法、裝置、空調器及計算機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4427.7 | 申請日: | 202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2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晏;張金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32 | 分類號: | F24F11/32;F24F11/56;F24F11/64;F24F11/65;F24F11/77;F24F11/80;F24F110/10;F24F120/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黃華蓮;陳志明 |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器 控制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空調器控制方法、裝置、空調器及計算機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通過紅外熱成像裝置采集檢測區域的原始熱成像圖;通過所述紅外熱成像裝置定時采集檢測區域的實時熱成像圖;在每采集到一張實時熱成像圖時,根據所述原始熱成像圖和當前采集到的實時熱成像圖,檢測是否發生踢被事件,并在檢測到發生踢被事件時控制所述空調器進入防著涼運行模式。采用本發明實施例,能夠檢測用戶是否發生踢被事件,并在檢測到用戶發生踢被事件時控制空調器進入防著涼運行模式,從而及時響應用戶使用條件的變化,防止用戶在使用空調睡眠的過程中因踢開被子而著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器控制方法、裝置、空調器及計算機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對高品質人居環境的需求,大多數人們的臥室都安裝了空調器。在天氣炎熱或是寒冷時,為了保證睡眠的舒適性,用戶往往會開啟空調進行制冷或制熱。
由于傳統的空調器一般是需要用戶通過遙控器來調節溫度,而用戶在睡眠過程中無法調節空調的運行,因此,當用戶在睡覺踢被子后,傳統的空調器往往不能及時響應用戶使用條件的變化,仍然以預設的溫度運行,導致室內環境溫度無法滿足用戶不蓋被子時的舒適性要求,很容易造成用戶出現著涼的情況,并且,在用戶踢開被子后,其身體所處的環境溫度發生變化,很容易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出現紊亂,如果一時適應不了突然的溫度變化,也很容易引起著涼。可見,在用戶使用空調器睡眠的過程中,對空調器進行相應的控制,從而防止用戶在使用空調睡眠的過程中因踢開被子而著涼,對廣大用戶,特別是對兒童、老人和睡眠敏感人群來說,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空調器控制方法、裝置、空調器及計算機存儲介質,能夠檢測用戶是否發生踢被事件,并在檢測到用戶發生踢被事件時控制空調器進入防著涼運行模式,從而及時響應用戶使用條件的變化,防止用戶在使用空調睡眠的過程中因踢開被子而著涼。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調器控制方法,包括步驟:
通過紅外熱成像裝置采集檢測區域的原始熱成像圖;
通過所述紅外熱成像裝置定時采集檢測區域的實時熱成像圖;
在每采集到一張實時熱成像圖時,根據所述原始熱成像圖和當前采集到的實時熱成像圖,檢測是否發生踢被事件,并在檢測到發生踢被事件時控制所述空調器進入防著涼運行模式。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根據所述原始熱成像圖和當前采集到的實時熱成像圖,檢測是否發生踢被事件,具體包括:
從所述原始熱成像圖和當前采集到的實時熱成像圖中,分別提取出原始人體區域圖和當前人體區域圖;
根據所述原始人體區域圖和所述當前人體區域圖,判斷是否至少有一個人體的區域面積增大且增大值超過預設的面積增量閾值;
在判斷到至少有一個人體的區域面積增大,且增大值超過所述面積增量閾值時,確定發生踢被事件。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根據所述原始人體區域圖和所述當前人體區域圖,判斷是否至少有一個人體的區域面積增大且增大值超過預設的面積增量閾值,具體包括:
分別對所述原始人體區域圖內的每一人體區域和所述當前人體區域圖內的每一人體區域進行向量轉換,得到所述原始人體區域圖內的每一人體區域的多維向量和所述當前人體區域圖內的每一人體區域的多維向量;
將所述原始人體區域圖內的每一人體區域的多維向量,與所述當前人體區域圖內的每一人體區域的多維向量進行兩兩相似度分析,得到相似度集合;
根據所述相似度集合,在所述當前人體區域圖內,分別匹配出與所述原始人體區域圖內的每一人體區域最相似的人體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未經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44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