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旋轉式防觸電插座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83913.7 | 申請日: | 202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20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高月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莊晨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39 | 分類號: | H01R13/639;H01R13/44;H01R13/11;H01R3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誠志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宋宇航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觸電 插座 | ||
一種旋轉式防觸電插座,包括:前蓋、旋轉面板、旋轉復位拉簧、地線接觸單元、零線接觸單元、火線接觸單元和兩個連桿;零線接觸單元和火線接觸單元自帶夾緊功能,當插頭金屬片插入零線插口和火線插口后,插頭金屬片將被夾緊不能拔出,從而避免了兒童意外拔出發生觸電的危險,當要拔出插頭時,逆時針轉動插頭,通過兩個連桿帶動零線接觸單元和火線接觸單元向后滑動,從而使插頭金屬片脫離零線接觸單元和火線接觸單元,實現插頭金屬片斷電,方便拔出的同時徹底避免了兒童拔出插頭時的觸電風險,當插頭完全拔出后,旋轉復位拉簧使旋轉面板、零線接觸單元和火線接觸單元自動復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和插座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旋轉式防觸電插座。
背景技術
插座是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電路接線可插入的座,通過它可插入各種插頭接線,這樣便于與其他電路接通,通過插頭金屬片與銅接觸塊或銅接觸片之間的連接與斷開,來實現該部分電路的接通與斷開;
現在的插座插口均是通過接觸片的慣性保持插頭的加緊,例如專利號:2013104469080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插座,該插座就是依靠接觸片的慣性來提供插頭金屬片的夾緊力,這樣的技術方案在多次插拔以后,接觸片會變得的比較松弛,從而產生夾緊力不足的問題,夾緊力不足就會產生電路虛接,嚴重影響了電器的正常使用,同時夾緊力不足還容易導致兒童意外拔出插頭,存在觸電的危險;
通過進一步檢索現有技術,發現專利號:2017111862072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防止幼兒及兒童觸電插座,其通過設置防止幼兒及兒童觸電插座密碼保護的指紋密碼模塊來避免兒童觸電,指紋密碼模塊的成本已經遠遠高于插座成本了,其技術方案不切合實際,且其仍然沒有解決兒童將插頭的一半拔出插座后,此時半裸露的插頭金屬片是帶電的,若兒童此時意外觸摸了插頭金屬片,將會發生觸電危險;
通過進一步檢索現有技術,還發現有的在插座上預設插座開關來切斷插座電源,例如專利號:201720763243X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插座開關,利用單獨設置插座開關來實現拔插頭時先給插座斷電,但此開關兒童也容易開啟,同時人們經常忘記先斷開插座開關在拔插頭,這樣一來插座開關就成了擺設,既浪費了資源,也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急需一種在插頭插入后能自動夾緊插頭金屬片,防止兒童意外拔出,同時在拔出插頭前能提醒甚至強迫人們必須將插頭金屬片先斷電才能拔出的插座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旋轉式防觸電插座,其零線接觸單元和火線接觸單元自帶夾緊功能,當插頭金屬片插入零線插口和火線插口后,插頭金屬片將被夾緊不能拔出,從而避免了兒童意外拔出發生觸電的危險,當要拔出插頭時,逆時針轉動插頭,通過兩個連桿帶動零線接觸單元和火線接觸單元向后滑動,從而使插頭金屬片脫離零線接觸單元和火線接觸單元,實現插頭金屬片斷電和松開,方便拔出的同時徹底避免了兒童拔出插頭時的觸電風險。
本發明所使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轉式防觸電插座,包括:前蓋、旋轉面板、旋轉復位拉簧、地線接觸單元、零線接觸單元、火線接觸單元和兩個連桿;所述旋轉面板為圓形,其可旋轉的卡接在前蓋外表面的圓形開孔中;所述旋轉面板上開設有地線插口、零線插口和火線插口,所述地線接觸單元固定安裝在地線插口處的旋轉面板背面,所述零線接觸單元和所述火線接觸單元分別滑動安裝在零線插口和火線插口處的旋轉面板背面,地線、零線和火線穿過前蓋的后側分別與地線接觸單元、零線接觸單元和火線接觸單元相連接;
所述旋轉復位拉簧一端鉸接在前蓋的背面,另一端鉸接在旋轉面板的背面,兩個所述連桿一端可轉動的鉸接在所述零線接觸單元和所述火線接觸單元的尾部,另一端可轉動的鉸接在前蓋背面的兩個固定滑槽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莊晨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莊晨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391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