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釕、鋁共摻雜鈷酸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83281.4 | 申請日: | 202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706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向勇;張祎;馬祥;張曉琨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525 | 分類號: | 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電子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吳姍霖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摻雜 鈷酸鋰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釕、鋁共摻雜鈷酸鋰正極材料,屬于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制備技術領域。該釕、鋁共摻雜鈷酸鋰正極材料的化學式為LiCo1?x?yRuxAlyO2,其中,0.0005≤x≤0.015,0.0005≤y≤0.015。本發明鈷酸鋰正極材料在鋁和釕的共同摻雜作用下,其放電比容量顯著提升,且在4.5V和4.6V下的循環穩定性也得到了改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釕、鋁摻雜鈷酸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汽車和電網儲能基站的興起,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提升正極活性物質的比容量可有效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相比其他正極材料,LiCoO2具有獨特的自身優勢:工作電壓較高(平均工作電壓為3.7V)、充放電電壓穩定、適合大電流充放電、比能量高、循環性能好、電導率高、壓實密度高,一直在電池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LiCoO2的理論比容量274mAh/g,但在實際應用時只能達到140mAh/g左右,目前經過改進的商業化鈷酸鋰的容量可提升至175mAh/g,但其對應的充電截止電壓僅為4.35V。由于截止電壓的提升會帶來容量的大幅跳水,因此,如何得到高截止電壓和高容量的鈷酸鋰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實現鈷酸鋰在高截止電壓下比容量的提升,研究者們通常采用元素摻雜的方式進行改性。其中,鋁是一種最常見的摻雜元素,S.T.Myung等人(S.T.Myung,etal.Effects of Al dop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LiCoO2 cathode materials[J].Solid State Ionics,2001)通過Al摻雜LCO,摻雜后的鈷酸鋰的開路電壓和離子擴散系數得到有效提升,但其比容量卻并未改善。E.Oz等人(E.Oz,et al.Fabrication and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Co1-xRuxO2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ionbattery[J].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6.)首次采用固相反應法得到了LiCo1-xRuxO2(其中x=0.0~0.5),在最優摻雜比例x=0.1時,摻雜鈷酸鋰在3.5~4.5V的放電平臺下首圈放電比容量為149.9mAh/g,不及原始鈷酸鋰首放的168.4mAh/g,且100圈循環后的容量保持僅有71.2%,循環穩定性也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背景技術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種釕、鋁共摻雜鈷酸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提高鈷酸鋰在4.5V以上截止電壓下的放電比容量和循環穩定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釕、鋁共摻雜鈷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材料的化學式為LiCo1-x-yRuxAlyO2,其中,0.0005≤x≤0.015,0.0005≤y≤0.015。
一種釕、鋁共摻雜鈷酸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鋰的化合物和螯合劑加入去離子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得到溶液A;其中溶液A中,鋰的化合物的濃度為15~20g/L,螯合劑的濃度為200~250g/L;
步驟2、將鈷的化合物、釕的化合物和鋁的化合物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得到溶液B;其中,溶液B中,鈷的化合物的濃度為100~150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32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