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零部件的夾持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83175.6 | 申請日: | 202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85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亞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4B41/06 | 分類號: | 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嘉允啟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胡柯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零部件 夾持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零部件的夾持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第一夾持單元和第二夾持單元,第一夾持單元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上設置有電機安裝座,電機安裝座上設置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轉軸連接,第一轉軸的后端與電機輸出軸連接,第一轉軸可轉動的穿過支承座并與第一定位單元連接;第二定位板前端開設有貫穿與第二定位板的第二限位開口,第二限位開口與第一限位開口配合使用。本發明通過對待夾持件進行定位,替代了現有人工定位,不僅提高了定位效果,且避免了操作人員直接手持定位所產生的風險,并且通過安裝不同個數的壓緊板使其能夠對不同大小的夾持件進行夾持定位。具有制造成本低和操作簡單等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夾持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汽車零部件的夾持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零部件在進行修復后,都需要對零部件進行打磨,從而致使零部件的表面光滑,現有打磨方式為,將待打磨件放置在操作臺上,通過操作人員人手將待打磨件進行定位,隨后手持打磨機進行夾持,這種打磨方式一方面,由于采用人手直接進行定位,從而定位效果較差致使打磨質量不高;另一方面,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較大;再一方面,夾持效率不佳且通過人手固定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能夠有效提高夾持效果的汽車零部件夾持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提高夾持效果的汽車零部件夾持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零部件的夾持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一夾持單元和第二夾持單元,所述第一夾持單元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設置有電機安裝座,所述電機安裝座上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轉軸連接,所述第一轉軸的后端與所述電機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可轉動的穿過支承座并與第一定位單元連接;
所述第一定位單元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后端與所述第一轉軸的前端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板頂端開設有貫穿與所述第一定位板底端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兩側均開設有若干個第一限位通孔,所述第一定位板前端開設有若干個貫通于所述第一穿孔的第一限位開口;
所述第二定位板頂端開設有貫穿與所述第二定位板底端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定位板前端開設有貫穿與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二限位開口,所述第二限位開口與所述第一限位開口配合使用;
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兩側與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兩側通過若干個連接板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板與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下端通過第一支撐板連接;
各所述第二限位開口處均設置有壓緊板,所述壓緊板的后半段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開口處,所述壓緊板的前半段延伸出所述第二限位開口并設置有壓緊塊,所述壓緊塊與所述壓緊板可調節連接;所述壓緊板通過定位桿與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可拆卸連接;
所述第二夾持單元包括滑動板,所述滑動板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動板上設置有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上設置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單元,所述第二定位單元與所述第一定位單元結構相同且相互對稱設置;
所述滑動板上設置有第一穩固板,所述第一穩固板與各導向桿的前端連接,各所述導向桿的后端依次穿過第二支撐板和第二穩固板,各所述導向桿與所述第二支撐板固接,各所述導向桿與所述第二穩固板滑動連接,各所述導向桿均套設有用于對第二穩固板進行限位的第二螺母。
作為優選,還包括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的上端設置有限位頭,所述調節桿的下端與平滑段的上端連接,所述平滑段的下端連接有螺紋段,所述平滑段可轉動的穿設在所述壓緊塊上,所述螺紋段與所述壓緊板螺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31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