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草甘膦酸化合成液水解尾氣回收系統和回收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2100.6 | 申請日: | 202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14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曙光;胡躍華;屠民海;王瑜鋼;楊鳴剛;葉志鳳;胡江;陳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藏斌 |
| 地址: | 3116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草 酸化 合成 水解 尾氣 回收 系統 工藝 | ||
1.一種草甘膦酸化合成液水解尾氣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堿洗塔;
與所述堿洗塔的塔釜液出口相連接的汽提塔,所述堿洗塔的塔釜液出口與所述汽提塔的連接管路上設置有水解冷凝液進液口;
分別與所述堿洗塔的出氣口和所述汽提塔的出氣口相連接的分離塔;
與所述分離塔的塔頂出料口相連接的氯甲烷精制塔;
與所述氯甲烷精制塔的塔釜液出口相連接的甲縮醛精餾塔;
與所述分離塔的塔釜液出口相連接的甲醇精餾系統,所述甲醇精餾系統的塔釜液出口與所述汽提塔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精餾系統包括第一甲醇精餾塔和第二甲醇精餾塔;
所述第一甲醇精餾塔采用低壓精餾,所述第一甲醇精餾塔的進料口與所述分離塔的塔釜液出口相連接;
所述第二甲醇精餾塔采用高壓精餾,所述第二甲醇精餾塔的進料口與所述第一甲醇精餾塔的塔釜液出口相連接,所述第二甲醇精餾塔的塔釜液出口與所述汽提塔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堿洗塔為噴淋塔,所述噴淋塔設置有塔釜液循環噴淋管道。
4.一種草甘膦酸化合成液水解尾氣回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草甘膦酸化合成液水解尾氣在堿洗塔中與堿液混合反應,得到堿洗塔塔釜液和中和尾氣;
b)所述堿洗塔塔釜液與草甘膦酸化合成液水解冷凝液混合后,在汽提塔中進行汽提,得到氣相產物和汽提塔塔釜液;
c)所述中和尾氣和所述氣相產物在分離塔中進行精餾分離,得到分離塔塔頂氣相和分離塔塔釜液;
d)所述分離塔塔頂氣相在氯甲烷精制塔中進行精餾分離,得到氯甲烷和氯甲烷精制塔塔釜液;
所述氯甲烷精制塔塔釜液在甲縮醛精餾塔中進行精餾分離,得到塔頂甲縮醛和塔釜甲醇;
e)所述分離塔塔釜液在甲醇精餾系統中進行精餾分離,得到甲醇和甲醇精餾系統塔釜液,所述甲醇精餾系統塔釜液返回到汽提塔中;
步驟d)和步驟e)沒有先后順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混合反應的溫度為70~90℃;所述混合反應的壓力為-10~10KPa;所述草甘膦酸化合成液水解尾氣在堿洗塔中的停留時間為5~20s。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汽提塔的塔釜溫度為100~108℃;所述汽提塔的塔頂溫度為70~100℃;所述汽提塔的壓力為-10~20KPa。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所述分離塔的回流比為1~4;所述分離塔的塔釜溫度為65~80℃;所述分離塔的塔頂溫度為50~70℃;所述分離塔的壓力為-10~10KPa。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所述氯甲烷精制塔的回流比為1~3.5;所述氯甲烷精制塔的塔釜溫度為55~70℃;所述氯甲烷精制塔的塔頂溫度為-10~-20℃;所述氯甲烷精制塔的壓力為0~80KPa。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所述甲縮醛精餾塔的回流比為0.5~2;所述甲縮醛精餾塔的塔釜溫度為65~85℃;所述甲縮醛精餾塔的塔頂溫度為35~45℃;所述甲縮醛精餾塔的壓力為0~30KPa。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e)具體包括:
e1)所述分離塔塔釜液在低壓甲醇精餾系統中進行精餾,得到甲醇和低壓甲醇精餾系統塔釜液;
所述低壓甲醇精餾系統的回流比為1~4;所述低壓甲醇精餾系統的塔釜溫度為90~120℃;所述低壓甲醇精餾系統的塔頂溫度為80~100℃;所述低壓甲醇精餾系統的壓力為0~0.3MPa;
e2)所述低壓甲醇精餾系統塔釜液在高壓甲醇精餾系統中進行精餾,得到甲醇和高壓甲醇精餾系統塔釜液,所述高壓甲醇精餾系統塔釜液返回到汽提塔中;
所述高壓甲醇精餾系統的回流比為1~4;所述高壓甲醇精餾系統的塔釜溫度為135~170℃;所述高壓甲醇精餾系統的塔頂溫度為100~120℃;所述高壓甲醇精餾系統的壓力為0.3~0.8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210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